《电影视觉空间研究》简介
《电影视觉空间研究》这本书是由.唐建军著创作的,《电影视觉空间研究》共有72章节
1
自序
此书内容为十五年前博士论文。论文题为《眼动·视网膜·知觉影像——电影空间的视觉心理学研究》。原稿写作之时,电影尚处2D时代。如今,3D已家喻户晓。 博士毕业后留...
2
摘要
本文以视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观看电影的视觉原理和电影视觉空间的创造规律。全文共七个部分: 前言在归纳前人关于视觉和空间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3
ABSTRACT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visual principles of seeing movie and the produci...
4
前言
为什么恰好是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构成一个世界呢? ——梭罗[1] 电影是什么?这是研究电影的一个本体论问题。散见于各种电影理论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究其...
5
目录
目 录 自序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 眼睛与摄影机:电影的视觉基础 第一节 眼睛与摄影机的构造和功能 一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二 摄影机的构造与功能 ...
6
导论 眼睛与摄影机:电影的视觉基础
要从视觉心理学角度研究电影的空间构成,首先必须掌握视觉的基本心理过程和规律。电影作为机器时代的一种视觉艺术,并非只是关乎观众的观看。电影首先被摄影机“看”了之后...
7
第一节 眼睛与摄影机的构造和功能
...
8
一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看电影与看其他物体一样,眼睛的基本功能也是将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功能的实现依靠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从银幕反射出来的光,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
9
二 摄影机的构造与功能
人眼对电影的观看,以摄影机“观看”的结果为前提。因此,讨论电影的视觉机制不能绕开看电影的“第一眼”——摄影机。 摄影机是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学为一身的精密机器。...
10
第二节 人眼的看与摄影机的看
如果摄影机的看与人眼的看完全相同,那么电影在观众厌倦了它作为杂耍的娱乐之后,直接该寿终正寝了。事实上,电影自诞生后,一直颇受欢迎。原因之一,就在于摄影机的看总有...
11
一 视阈
从范围上看,眼睛的视阈是由两个截面为椭圆的圆锥体统合成的圆锥体,在水平视角大约240度、垂直视角大约110度的广角范围内的物体,都可以被眼睛捕捉到。在水平视角1...
12
二 自由度
眼睛与摄影机在自由度上的比较有模仿与超模仿两个向度。在摄影机对眼睛的模仿层面,当位置固定,眼睛在注视静止物体时,并不是完全不动,而是伴随3种微弱的运动:漂移、震...
13
三 准确性
眼睛与摄影机的准确性各有千秋。在识别快速变化的物体时,摄影机的准确性为人眼所不及。一般的摄影机能在1/48秒之内拍摄一幅画面,美国生产的米里肯5型号高速摄影机甚...
14
四 变形与补偿
当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观察者发生移动时,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物体的运动,视网膜上光线的分布不断改变,以致物体影像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明度也连续改变。然...
15
第三节 看现实世界与看电影
同样是作为动词的看,即便看现实世界与看电影的光学原理相同,姑且忽略看现实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看电影是对现实的反映的反映这一认识论区别,单从心理学的层面考察,看电...
16
一 自主性
对现实世界的观看,人是自己的主客体,在行动、意识上的自由度除了礼节上的非礼勿视和生理上的有害刺激之外,几乎无所不包。在情感上,看是完全独立的行为,乐意就看,不乐...
17
二 眼动
在现实生活中,视觉环境多种多样,眼动的方式和品质应有尽有,难以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文字工作者,眼动以短距离的注视和扫视为主,但阅读书面文字的人瞳孔开得比在电脑...
18
三 空间辨别
看现实世界时,观察者置身于真实的三维世界中,所有的感觉器官指向相同的目标,在全部空间经验的协助下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从而获得真实的空间印象。这是一个把现实的三维...
19
四 运动感知
对现实中物体运动的知觉,大多发生在物体空间位置改变的情况之下。这种运动感觉是真动知觉。这种知觉与眼动、视网膜图像的关系有三种情况。当物体运动时,人的双眼追随物体...
20
第一章 媒介与力场:影片空间的视觉规定
电影空间不是现实空间那样自足和自我生成的。放映机发射的杂乱、无意义的光影必须降落、栖息在适当的媒介上,才能产生可供读解的空间幻象和投射经验的心物场,出现最终形态...
21
第一节 银幕的惯例
传统电影理论处理电影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有一刀切的简单化倾向。它在把摄影机、放映机、洗印、影院等划为技术范畴,把导演、编剧、摄影、表演、美术等划为艺术范畴之后,就...
22
一 白色
银幕之所以是白色底子,而不是灰、黑消色,是因为白色的反射能力最强,不会由于吸收从放映机射来的光线而影响画面的亮度。如果用灰或黑色,则银幕会吸收一部分光线使画面变...
23
二 横式长方形
银幕形状的最终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结果。为什么银幕形状是规则的图形而不是倾斜四边形、心形、柳叶等非简化图形?这是因为意识具有把事物的视觉结构简化以便于掌...
24
三 正面垂直悬挂
银幕为什么没有采用与地面平行的平躺姿势,或者以斜面的方式对着观众,而是采用垂直悬挂、正面面对观众的方式?这似乎是个没来由的、用不着回答的问题。但这个没来由的问题...
25
第二节 银幕的格式塔质
格式塔学派通过实验与观察两种方法,研究了格式塔的组织原则、似动现象、同型论等问题。[16]这些问题为解释视觉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机制提供了新的钥匙。 电影的格式塔质...
26
一 张力场
“在视野之内所存在的事物,并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事物。”除了形状、颜色、运动等具有网像的刺激之外,眼睛还能够看见无形的事物。“举例说,在一幅以中心透视法作...
27
二 边线
银幕的边线初看上去很简单:具有实体形态,是银幕上白色长方形部分与黑色边框部分的四条交界线,或者是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围成的画面与银幕其余部分的界线。其实,它也有概念...
28
三 内部
作为空间存身的主体,银幕内部的格式塔包括一个中心点,由右上、左上、左下、右下构成的一、二、三、四共四个象限,内部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以及四个直角等成分(见下...
29
第三节 银幕视觉空间的组织律
如果说银幕张力场是对画面空间创造的“神”的规定,那么,银幕视觉空间的组织律则是对画面空间生成的“形”的统领。它不是张力那样只可意会不可目睹的抽象产物,而是既可见...
30
一 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指摄影机固定时拍摄下来的、表现在银幕上的画面空间。银幕上空间的产生,其原料是放映机发射的、透过电影胶片的光线。这些光线在放映厅的上空看起来杂乱无章、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