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在青岛

红在青岛

1947年秋天,顾正秋率剧团来到青岛,与永安大戏院签约,这三天的“打炮戏”是她与胡少安、孙瑶芳、张正芬演出的《四郎探母》《玉堂春》和《王宝钏》。

顾正秋的嗓音抑扬顿挫,婉约中见清脆,刚健中含蕴藉,顿时轰动了整个青岛,引起广大戏迷的极大兴趣。这使她一炮而红,不仅又签了一个月的演出合同,而且天天爆满,座无虚席。而此时,正在兰山路青岛市礼堂演出的是三位非常优秀的同行,那就是刚被评入“后四小名旦”的青岛籍男旦陈永玲、许翰英,还有著名男旦杨荣环。顾正秋刚来的时候,他们还能卖出七八成的票,后来观众逐渐被顾正秋所吸引,争相拥向永安大戏院。这次比拼的结果,是这些男旦名家陷入窘境,只好提前终止演出合同。

当时的青岛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票友和戏迷,也是全国著名的京剧“大码头”。顾正秋在青岛走红成了许多娱乐报纸追逐的卖点,被大肆渲染,其中北平的《立言画刊》的评价便是“顾正秋红在青岛”。

在青岛演出之后,她得以脱颖而出,声名大振。于是,顾正秋又于1948年初,再次率她的剧团来青岛在永安大戏院演出,自然更加轰动,当时她登台演出《贵妃醉酒》《春秋配》等剧目,期满后回上海。

晚年顾正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