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养生塘碑序
【题解】
禁止养生塘碑序。碑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乡童生杨成钧撰写。高150 厘米,宽80 厘米,厚10 厘米,现在在黄官镇庙坝村。碑头为半圆形,从右往左有“德垂后裔”四个楷体大字,占去碑头绝大部分。碑文内容为规定贾家沟黑龙潭一带,可以垂钓,但禁止下药,以达养生目的。
贾家沟黑龙潭牛角下雨塘一带,常有不良无耻之人暗下毒药捕鱼,使这一带鱼鳖类水族数量大为减少,其做法犹如杀鸡取卵,不计后果。孟子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古人连密网都不入池塘,更何况下毒药捕鱼呢!于是熊得璜、王端□、李恒春、孙世义、杨成荣等十六人共同商议,禁止在上自牛角
,下至孙姓高桥□一带,只许钓鱼,不得下毒药、撒密网捕鱼,以期保护这一带的鱼类资源,并刻碑立于河边,以警后世。
禁止养生塘碑序
尝思龙马负图[1]、鳌鳞献瑞[2],乃国家之祥兆耳。是以子牙垂钓,钩而不掘(屈)。圣人取鱼,钓而不网。岂不闻帝君有云:“勿登山而网禽兽,勿涉水而毒鱼虾。”为人怎不惜因果,何得以毒药筌网而丧万物之生灵者乎?是鱼之为物,非飞禽亦非走兽,不食禾亦不食粟。上与庶民培风,下与龙君作伴。虽亦物类,其性命无异于人,岂可暗下毒药以绝伊之子孙乎?
如我贾家沟黑龙潭牛角上下两塘,每逢干旱,祷之则油然作云,祈之则沛然下雨。皆救万民之难,能活黎庶之生。每岁当夏之际,下药毒河者不计其数,次□以连年雨旱,非干即潦,恶风暴雨,为□霖雪、冷子侵害大药。为此故也,于是我等慈心发现,共议禁碑:上齐牛角
,下至孙姓高桥□,许垂钩下钓,勿得暗下毒药筌网以洗江乎!倘有无耻之辈,恃豪不遵,凭众鸣公,禀官究治。故我等公议建立一碑,永垂万古不朽耳。
共议禁河人熊得璜、王端□、李恒春……
……
□邑文童杨成钧敬书
光绪贰拾柒年桂月下浣日 立
【注释】
[1]龙马负图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谓:“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西汉孔安国云:“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2]鳌鳞献瑞 鳌是龙头龟背麒麟尾的合体鱼龙。鳌鳞献瑞就是鱼龙呈现祥瑞。
【译文】只要向神灵祈祷,天上就会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就能拯救黎民百姓于苦难之中。每年夏天,偷偷给河里下药的人不计其数,再加上连年灾难,不是干旱就是洪涝,狂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大雪侵害。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善心发现,共同商议立下禁碑:上起
曾经想到,龙马背负河图而出、鱼龙呈现祥瑞,这是国家瑞祥之征兆。所以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钩。圣人取鱼,只钓而不撒网。难道没听说文昌帝君说过“不要到山上去网罗捕捉飞禽走兽,不要到河溪边用药毒杀鱼虾”吗?作为人,怎么能不珍惜因果,怎么能用毒药、竹筌、密网而使万物生灵丧命呢?鱼既不是飞禽,也不是走兽,既不吃米,也不吃粟。在上与人类乘风,在下和龙王作伴。虽然是动物,但是它的生命与人没有区别,怎么能暗中下毒,而使其断子绝孙呢?
就像我们(南郑县)贾家沟黑龙潭牛角上下两塘,每逢干旱时节,牛角
下至孙姓高桥□,允许垂钓,但不得暗中下药、用竹筌渔网来洗劫江河!如果有无耻之徒倚仗豪强,不遵守规矩,那么就公事公办,报官查办。所以我等共同商议建立一通碑,以期永垂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