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排局的质量
象棋排局的竞赛和对局不同,不能用胜负来分高下。它同体育比赛中的自由体操、跳水一样,是以评定技术质量来分高低,所以如何评价排局的质量,是排局竞赛中必然遇到的问题。由于各人的棋艺水平不同,因而欣赏的兴趣也不同。有人偏爱某种类型的排局,就会得出这种类型棋局质量最高的结论;有人单纯追求产着率,就认为着数越多质量越高。我们认为,排局的质量高低,并不在于是什么类型,也不单纯是产着率的多少。一则排局作品的完成,是以多种条件汇集而成的,如作者的棋艺水平,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对作局技巧的运用和掌握,对排局棋艺的知识和经验,甚至包括作者的棋艺道德。所以对排局质量的评定,应该做综合性全面的分析。究竟如何评价排局质量问题,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新”、“妙”、“少”、“多”。
“新”,是衡量排局质量高低最主要、最根本的条件,没有新,就没有质量,新是排局的生命。“新”,就是棋局的着法要新。应该是作者自己创造的新着法、新套路,有独创性,排局创作的关键是一个“创”字。比如抄袭一则古局或他人的作品,在原局基础上或装头,或接尾,增加几步着法,改变一些布子位置,就充作是自己的创作。这样的棋局,因其着法大部分或精妙部分并不是自己所创作,作者真正所创造的只是增加的这一部分,所以也只能对增加的这部分着法作评价。棋局虽好,毕竟是他人的成果,有损棋德。但对那些特殊类型的排局,如“最长连照胜局”等,则另作别议了。
“妙”,是指着法要深奥、精妙。整个棋局着法,妙着层出不断,高潮迭起,变幻莫测,富有棋趣,弈后令人回味无穷。妙是棋局的精髓,石破天惊之妙着,能令人拍案叫绝,只有着法精妙无比才是佳局。同时还应包括棋局布子的巧妙。如江湖棋局图势,有一个诱人的假象,图势布子比较巧妙,能吸引人,又有深奥精妙的着法,具有着法妙和图势妙两者的统一,所以它能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好评,长盛不衰。“妙”是排局创作中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棋艺水平、作局技巧、排局知识和经验,以及所花的精力和时间。
“少”,是指棋局用子越少越好(当然不包括特殊类型的字图形局、满子局等),在“新”和“妙”的前提下,“少”最能体现作者的作局经验和作局技巧掌握运用的水平。在棋局着法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用子越少,作局难度就越大。用较少的子,排拟成深奥精妙的棋局,远比用子多的棋局困难得多。依靠用大量交换子力的方法来产生棋着,这种棋局,排拟较为容易。有经验的作者,他们都会运用各种作局技巧,在不影响妙的基础上,把子力减少到最低限度。子少图美,着法精妙才是佳局。“少”还包括没有冗子,尽量消灭那种虽有用,而没有走动机会,又不能被对方吃掉的半冗子。
“多”,是指着数要多。但着数多不是绝对的,应是在“新”和“妙”的基础上的“多”。精妙的着法,越多越好,步步深奥,着着珠玑,越多越富棋趣,才是上乘佳作。反之,棋着平浅,或是常见的旧套路,这样的着法越多,越演越令人乏味。所以拟局中忽视“新”、“妙”、“少”,单纯追求产着率,是缺乏作局经验和作局技巧的表现。
对于如何评价棋局的质量,我们以为应从“新”、“妙”、“少”、“多”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而以“新”、“妙”为主,结合“少”、“多”。同时,棋局的局名,也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有一个体现棋局本身内涵的局名,能使棋局更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