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系列排局创作之作品
初学排局创作的人,面对象棋三十二子,不知该如何在棋盘上排拟棋局?笔者在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借鉴。
就像练习书法临摹碑帖一样,这就叫借鉴大家的碑帖之长,来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借鉴创作排局,初学者不妨试试,借古鉴今、学以致用,使你能感到这也是一种排局创作入门的简便方法。
笔者介绍“借鉴”创作排局,其目的有二。
(1)给初学者提高自信心,其他许多排局创作的有效方法,可以在实践中慢慢探索。
(2)借鉴创作排局不是很难的,哪怕是创作出一则着法很短的排局,只要尝到排局创作的成功,首先会极大地提高自己兴趣,那时会体会到辛苦转化为快乐的心情是无法比拟的。
但在这里笔者提醒初学者,要创作一则好的排局也不是很容易的,毕竟象棋着法是千变万化的,遇到失败不要气馁,坚持下去,有失败才能有成功,有痛苦才能有喜悦,最终胜利属于持之以恒的人。
对于初学排局创作的读者,建议多看看象棋残、排局之类的棋书,学习其中拟局的奥妙及精彩杀法之处,熟能生巧、久而久之自然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许多象棋基本杀法和技巧,排局创作就是将它们综合运用联系在一起。当然这需要反复拟局多次,双方各种变化都必须演变考虑穷尽,最后才能拟成为一则成功排局。
下面介绍几则排局给予说明:
第1局
着法:红先胜
1.车八平六 将4 进1
2.车七平六 将4 进1
3.兵六进一 将4 退1
4.兵六进一 将4 退1
5.兵六进一 将4 平5
6.兵六进一
图1为《象戏图》第4局“步步随势”、《百变象棋谱》第18局“月下追信”、《神妙变化象棋谱》第16局“月下追信”刊载。
图1
此局介绍红连弃双车,独兵步步追杀擒王,民间称为“太监追皇帝”,这种形势多出现在残排局上。
第2局
着法:红先胜
1.车七平六 将4 进1
2.兵六进一 将4 退1
3.兵六进一 将4 退1
4.兵六进一 将4 平5
5.兵六进一 将5 平6
6.兵六平五 将6 平5
7.车六进七
图2是《象棋与棋话》象棋残局第410局“双车双兵局(16局)”刊载。
图2
此局主要“借鉴”第1局步步追杀这一方法,介绍黑将利用无6 路子力而可以坐将到此避杀,这是一种将从左边到右边新的赏识,红只能弃兵,进车杀。
第3局
着法:红先胜
1.前兵平六 将4 进1
2.车七平六 将4 进1
3.兵七平六 将4 退1
4.兵六进一 将4 退1
5.兵六进一 将4 平5
6.兵六进一 将5 平6
7.兵四进一 将6 进1
8.兵二平三 将6 退1
9.兵六平五 将6 平510.车六进七
图3是笔者将第1局和第2局杀法组合,前6 回合同第1局杀法一样,后面着法充分利用第2局无6 路黑士,将从左边到右边逐渐加深新的赏识,红在右边可以小小的做一些文章。
图3
第4局
着法:红先胜
1.兵二平三 将6 平5
2.兵三平四 将5 平6
3.前兵进一 将6 进1
4.兵四进一 将6 退1
5.兵四进一 将6 平5
6.兵四平五 士4 退5
7.车六进三 将5 平4
8.前兵平六 将4 进1
9.车七平六 士5 进4 10.车六进一 将4 进1
11.兵七平六 炮2 平4 12.兵六进一 将4 退1
13.兵六进一 将4 退1 14.兵六进一
第5局
着法:红先胜
1.前兵平六 将5 平4
2.前兵平六 将4 进1
3.车七平六 车2 平4
4.车六进一 将4 进1
5.炮七平六 马4 退5
6.兵七平六 卒3 平4
7.兵六进一 将4 退1
8.兵六进一 将4 退1
9.兵六进一 将4 平5 10.兵六进一 将5 平6
11.前兵进一 将6 进1 12.马四进二 车9 平8
13.车一平四 车8 平6 14.车四进一 将6 进1
15.兵四进一 将6 退1 16.兵四进一 将6 退1
17.兵四进一
图4、图5是崔鸿传、汪恩灏、李树明编著的《象棋实用残局概览》第1章“3.太监追皇帝”例一、例二,两例侧重于“追”字,开头就“借鉴”第1局的“追”意,结尾有补锦,黑将从左边到右边“追”意赏识的延伸和“追”意的想象,值得初学排局创作者去意会、去构思。
图4
图5
第6局
着法:红先胜
1.兵四进一 将6 退1
2.兵四进一 将6 退1
3.兵四进一 将6 平5
4.兵四进一 马7 退6
5.车六进九 将5 平4
6.车四进七 将4 进1
7.炮四进八 将4 进 1 8.车四平六
图6也是崔鸿传、汪恩灏、李树明编著的《象棋实用残局概览》第1章“4.归心马”例一,以上5局都是围绕“归心马”、“窝心炮”侧重于“追”字,在“追”字上做文章;此局红车、炮、兵利用“归心马”(也叫“窝心马”)在“追”字上做了点文章;“借鉴”之意在此局得到体现,初学者可以去联想。
图6
第7局
着法:红先胜
1.前兵平六 将5 平4
2.兵七平六 将4 进1
3.车七平六 将4 进1
4.炮四平六 马6 进4
5.兵六进一 将4 退1
6.兵六进一 将4 退1
7.兵六进一 将4 平5
8.兵六进一 将5 平6
9.车二平四 炮8 平6 10.兵三平四 将6 进1
11.马二进三 将6 进1 12.马三进二 将6 退1
13.车四进三 马4 退6 14.炮六进六
图7是笔者将第4、第5局和第6局组合,红加上车、马、炮、兵联合杀法。再“借鉴”第4、第5局的“追”意和利用第6局“归心马”的破绽,红在侧面进炮闷杀,这是联想、结合的升华。
图7
第8局
着法:红先胜
1.前兵平六 将5 平4 2.前兵平六 将4 进1
3.车七平六 将4 进1 4.兵七平六 将4 退1
5.兵六进一 将4 退1 6.兵六进一 将4 平5
7.兵六进一 将5 平6
8.兵四进一 将6 进1
9.马五退三 将6 进1
10.马三退五 将6 平5
11.马五进三 将5 平6
12.马三进二 将6 平5
13.炮一平五 炮8 平5
14.兵五进一 马7 退5
15.兵五进一
图8也是“借鉴”第4、第5局的“追”意和利用第6局“马入宫心,老将发昏”的短处,红车马、炮、兵联合杀法,又一体现“归心马”的“窝心”处;红炮在侧面佯攻而正面杀法,这是将杀法的想象,视野的扩展进一步升华。
图8
第9局
着法:红先和
1.前兵平八 卒3 进1
2.帅六平五 炮8 退3
3.马二退四①炮8 进3
4.马四进二②炮8 退4
5.马二退四 炮8 进4③
6.马四进二 炮8 退5
7.马二退四 炮8 平1
8.兵四进一④将5 进1 9.马四进五 炮1 平5
10.兵九平八 将5平4 11.前兵平七 将4进1⑤
12.兵八平七 将4 平5 13.兵四平三 炮5 进1
注:
①如兵八平七,则炮8平1,兵四进一,将5进1,兵七平六,将5进1,马二进四,炮1 进4,黑胜。
②如前兵平三,则炮8 平7,兵四进一,将5 进1,兵三平四,炮7进1,黑胜。
③如炮8 平7,则马四进三,炮7 平9,马三退四,以下黑有炮9进4、炮9 平1 两种着法,结果不同:
1.如炮9 进4,则马四进二,炮9 退4,马二退四,炮9 进4,马四进二,双方不变,和局。
2.如炮9 平1,则兵四进一,将5 进1,马四进五,炮1 平5,兵九平八,红胜定。
④如马四进五,则炮1 平5,兵八平七,将5 平4,黑胜定。
⑤如将4 退1,则兵四平五,将4 平5,兵七平六,红胜定。
图9是《百局象棋谱(木版本)》第30局“单骑救主”、《竹香斋象戏谱(三集)》第2局“倒卷珠帘”、《渊深海阔象棋谱》第346局“果园救驾”刊载。
图9
此局有一定的趣味性,右边二路犹如一条鞭子。首着前兵平八后,就将黑方逼到悬崖边上,如何解围?决定胜、负、和。黑卒进底叫将是必然技巧所在,炮进、退伏杀,扫除红二路诸子,后右路佯杀而正面拴链红马,然后红妙用三兵成和。
第10局
着法:红先和
1.兵七进一 将4 平5
2.炮二进一 马9 退7
3.炮二退五 卒6 进1
4.帅五进一 马 7 进 6
5.炮二平九 马6 进5
6.炮九平五 卒2 平3
7.帅五进一 卒1 平2
8.帅五平六 卒 2 平 3
9.帅六平五 卒9 平810.炮五退一
图10 是《韬略元机》第36局“炮兵兴奇”、《棋谱秘录》“和4局”、《渊深海阔象棋谱》第340局“叔向释囚”刊载。
图10
此局看似是实用残局,估计由上局模仿而成;初学者可以参考学习缓手杀及拴链的技巧手法,这也是排局创作的一种基本技巧,必须了解、运用。
第11局
着法:红先胜
1.炮二进二 卒2 平3
2.帅五进一 卒9 进1
3.兵六平七 卒9 进1
4.兵七进一 卒9 平8
5.炮二退二 象9 退7
6.炮二平八 象7 进5
7.炮八平五 后卒平7
8.帅五进一 卒7 平6
9.帅五平六 卒6 平5 10.兵七平六
图11 是《韬略元机》第36局“临潼斗宝”刊载。
图11
此局与第9、第10局运子技术基本一样,看似更像实用残局,模仿成胜局;会使排局初学者可以提高拟局兴趣。
第12局
着法:红先胜
1.兵六进一 将4 退1
2.兵六进一 将4 退1
3.兵六进一 将4 平5
4.炮二进一 马9 退7
5.兵四进一 车7 平4
6.帅六平五 车4 退3
7.兵九平八 车4 进8①
8.帅五平六②前马进9
9.炮二退七 马7 进8 10.帅六平五 马8 退6
11.前兵平七 马6 进5③ 12 炮二平五 马9 进7
13.兵八平七 马7 退5 14.炮五进五 士5 进4
15.后兵平六 马5 退3 16.帅五退一 马3 进4
17.兵七平六
注:
①如车4 平2,则兵八平七,前马进6,兵四进一,红胜。
②如帅五退一,则车4 平3,兵四平三,车3 退3,兵三平四,车3平5,帅五平六,士5 进4,黑胜定。
③如马9 进7,则兵八平七,马7 进5,炮二平五,马6 进5,炮五进四,士5 进4,后兵平六,马5 退3,兵七平六,红速胜。
图12 是笔者将第1局和第9、第10、第11局组合,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而成。一些实用技巧也体现在着法中,14 着黑车4 进8 弃车就是一例,弃子技巧在排局中随时是会用到的,作局时不可遗忘。
图12
综上所述:初学者也可结合此局,一定会感到排局创作也是比较容易的,不是那么困难。当然要创作出更好的排局,必须要多演练各式各样类型的残局、排局,储备它们的精华,领悟排局创作的技巧。“借鉴”也是排局创作的一种方法。
下面借用彭树荣先生编著的《象局钩奇》书中的四局棋局加以说明:棋局是可以互相“借鉴”加以发展,此四局是将“追”意作局技巧得以充分不断的运用,从逼老将沿着九宫转将近一周到逼老将沿着九宫环绕二周,这就是排局的魅力所在。
第1 3局
着法:红先胜
1.车八平六 将4 进1 2.车七平六 将4 进1
3.兵六进一 将4 退1 4.兵六进一 将4 退1
5.兵六进一 将4 平5 6.兵六进一 将5 平6
7.兵三平四 将6 进1
8.马二进三 将6 进1
9.马三进二 将6 退1
10.炮一进四
图13 是古谱《适情雅趣》卷三第225局“循序渐进”刊载。
图13
此局红送完两车后,逼黑将沿着九宫顺时针转圈,虽然只差一个位置达到环绕一周。但可以说她打开了“环绕”棋局的大门,给后来者提供“借鉴”的范例。
第1 4局
着法:红先和
1.前兵进一 将5 平4
2.兵六进一 将4 退1
3.兵六进一 将4 退1
4.兵六进一 将4 平5
5.兵六进一 将5 平6
6.兵六平五 将6 进1
7.前兵进一 将6 进1
8.兵四进一 将6 退1 9.兵四进一 将6 进1
10.车六平四 将6 平5 11.车四退一 炮7 平4
12.车四进八 炮4 退6 13.车四平三
图14 是慈溪余松林先生拟局,载于《象局集锦》二集第30局,局名为“独守孤城”。
图14
此局棋图美观,奇上加奇。既是图案局,又是“环绕一周”局,并且还是皆大欢喜的和局,十分难找。正像鄞县冯友笙先生所写:“四兵尽忠,一车留守,非有成竹在胸,未易创此奇局。”
第15局
着法:红先胜
1.车九平六 将4 进1
2.车八平六 将4 进1
3.兵六进一 将4 平5①
4.兵五进一 将5 平6
5.马二进三 将6 退1
6.后兵平三 将6 退1
7.兵二平三 将6 平5
8.炮二进九 车6 退8 9.马三进四 将5 平4
10.前兵平四 马5 退7 11.兵四平五
注:
①如将4 退1,则兵六进一,将4 退1,兵六进一,将4 平5,兵六进一,将5 平6,前兵平三,将6 进1,兵二平三,将6 进1,马二进三,将6 平5,兵五进一,红速胜。
图15 是上海顾鉴秋拟局,平阳谢侠评勘,载于《象局集锦》初集第13局,局名为“送往迎来”。
图15
此局红送完两车后,逼黑将沿着九宫逆时针转一周;如果按注解着法就是逼黑将沿着九宫顺时针转一周。一个排局,能够逼黑将按顺、逆方向转圈,真是奇局、精品。
第16局
着法:红先胜
1.前兵进一 将4 退1 2.前兵进一 将4 平5①
3.兵三平四 将5 平6 4.前车平四 将6 进1
5.车二平四 将6 进1 6.兵四进一 将6 平5
7.炮四平五 将5 平4 8.后兵进一 将4 退1
9.兵六进一 将4 退1 10.兵六进一 将4 平5
11.兵六平五 将5 平6
12.兵五进一 将6 进1
13.兵四进一 将6 进1
14.炮五平四 将6 平5
15.炮六平五 将5 平4
16.马八进七 将4 退1
17.马七进八 将4 进1
18.马九进八
注:
①如将4 进1,则仕六退五,炮2平4,兵六平七,炮4 平3,马八进六,炮3 平4,马六进五,炮4 平5,兵七平六,卒3 平4,炮四平六,红速胜。
图16 是吉林蛟河崔太东先生拟的“匝地两周”棋局,此局使“环绕”这类型棋局得以升华至一个新的高度,逼黑将沿着九宫顺时针转二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上佳之作。
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