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绰约、馨香四溢——龙凤流苏树
“树覆一寸雪,香飘十里村”。每到春末夏初时节,流苏树绽放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动人。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云台山中,生长着中国最古老的流苏树,已有980多年的树龄,现在依然风姿绰约,每到花季,它都会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赏花、拍照。王三祥是这棵古树所在林场的工作人员,流苏花开的美景,让他百看不厌,赞叹不已。
每年在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期约10天左右。虽然这棵流苏树已经走过近千年的岁月,但每年依然会花开上万朵。高达10多米的树干苍劲挺拔,远远望去,好似一把被白雪覆盖的巨伞。漫步树下,馨香四溢,沁人心脾。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古树三分之二树冠花团锦簇,三分之一部分花朵明显稀疏。
龙凤流苏树
流苏花
流苏树分布十分广泛,北起甘肃,南至福建、台湾,中国的大多数省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在所有已发现的流苏树中,只有这一棵是雌雄同体。为了解开这个植物学上的谜题,当地林业专家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
一颗雄性种子和雌性种子,两颗种子落在一起,一起发芽,一起生长,后来长到年龄大了,年代久了,这两棵树长成一体了。雌雄同体的奇异景象并非只有花期才能一目了然,到了秋季结果时,这棵流苏树一边挂满果实,另一边却颗粒无收。因为拥有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性,当地人也把它称为“龙凤流苏树”。
生活在这里的人对于流苏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历史上,流苏花曾是他们婚嫁时必不可少的装饰用品。汉代有一个风俗,就是姑娘出嫁时,一般都把流苏花作为出嫁的一种首饰,是一种高贵的象征。
以流苏的形式制作饰品,最早出现在汉朝,被称为“步摇”。据史料记载:“汉之步摇,以金为凤,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这种装饰最初只有当朝权贵可以使用,后来才在民间流行,但它昂贵的价格,并非普通百姓可以负担。
过去,生活在云台山附近的女孩,如果出嫁时恰逢流苏树花开,就会在头上别着几十朵盛开的流苏花出门。流苏花花瓣细长,微微下垂,如同流苏装饰一般,有着富贵美好的象征。时过境迁,这样的风俗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对流苏花的偏爱却在当地世代相传。
在民间,“糯米花”是人们对流苏花的另一种称呼。云台山当地有一句农谚:“糯米花开,稻谷入秧”。流苏树花开之时,正值谷雨,是农民插种秧苗的最佳时期。乡亲们世世代代都在流苏树的指引下,把握农时,插秧育苗。农忙过后,大家就会开始制作一种特殊的饮品,这是当地一个延续千年的民俗传统。
龙凤流苏花
从宋朝开始,云台山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利用流苏树的叶子和花制作茶饮。采摘最好的时节当数清明至谷雨期间,早则无花苞、迟则叶老花开。糯米花茶的味道清香爽口,别具风味。赏花、品茶,这是乡亲们最惬意的时刻。
如今“龙凤流苏树”依然根深叶茂,长势良好,已经成为连云港市古树名木的一级保护树种。为了保护古树,人们不再采摘树叶和花朵,而是利用落下的花瓣制茶。人们希望这棵陪伴了他们几百年的“龙凤流苏树”,能够一直健康地屹立在这里,看着它的后代继续繁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