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果”——无花果王
新疆和田,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的美誉闻名于世,其中最有名的是其中被誉为人间“仙果”的无花果。在和田县拉依喀乡政府的院落里,就生长着一片绿荫荫的无花果林。
这块地方约有1.5亩,外面看起来好像一片果林,实际上它是一棵树。一般的无花果树只能存活七八十年,而这棵无花果树已经有500多年的树龄了,是普通无花果树的7倍多,它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无花果王”。500多年间,从“无花果王”的根部不断蘖生出新枝,新枝又不断成长为树干,最终形成了这一大片无花果林的奇景。低头俯身前行,我们在无花果林的中间位置,找到了“无花果王”的主干。
无花果王
无花果树根部
主干的树围大概有70-80厘米,主根就在主干的下面。主干和它四周的上百棵侧干共同组成了“无花果王”的“大家庭”。身处其中,犹如进入一间用枝叶建造起来的房子。从根部横卧而出的树干横竖交叉,粗细不同。
数百年来,当地的人们对“无花果王”爱护有加,将它奉为“神树”。相传王母娘娘曾驾祥云下昆仑山,途经和田县,发现这里的人们在路边跪拜祈祷,便问一位老者:“跪拜何求”?老人说:“于阗王带领农人兴修水利,开发田地,民众安居乐业,千家万户无不感激于阗王的恩德,人们为他祈祷长寿。”王母娘娘听了以后非常感动,将一根树枝给了他们,让他们种下这根树枝,把结的果子给国王吃。他们种的这棵树,就是这棵500多年的无花果树。从此“无花果王”在民间就成为了幸福的象征。
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地区,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汉朝时,无花果树传入中国,除东北三省以及西藏、青海外,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无花果树分布,但由于新鲜的无花果不易储存,运输不便,因此很少有大规模栽种,只是零星分散地种植在庭院中或田间地头。
每年5月是无花果的花期。这让人不禁好奇,既然无花果树是开花植物,那人们为什么叫它“无花果”呢?
原来无花果也是开花的,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才错误地以为这种树只结果,不开花。无花果的细小花蕊呈现淡粉色,开花时散发的香气会吸引昆虫前来传粉,结出果实。
无花果树一年结三次果,从7月到10月都能吃到鲜嫩的果子。一般的无花果树每年能结上百个果实,而“无花果王”一年能结果2万多个。它的果实肉质松软,味道清香甘甜,被当地人形容为“树上结的糖包子”。
在和田当地,吃无花果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要在入口之前轻拍三下。这个习惯还是源于西方的一个传说。
相传生活在天堂的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禁果,被一丝不挂地贬下凡间。他们离开天堂以后,在凡间第一个遇见的就是无花果树,无花果树一看他们两个形象不雅,于是将自己的三片叶子给他们做衣服。上帝知道无花果树自作主张帮助亚当和夏娃,便命令人们在吃无花果之前必须要拍三下作为惩罚。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拍三下的风俗却延续至今。
无花果叶
无花果王结的果实
在和田,每逢节日或是有客人来访,无花果都是餐桌上的必备食品。或是摘下即吃,或是做成果酱。无花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的功能,被当地人称为“福寿之果”。在人口只有20多万的和田县,百岁老人就达70多位,远远超过国际自然医学会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每10万人中有7位百岁老人的标准。和田因此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当地人认为,常年食用无花果是长寿秘诀之一。
如今,“无花果王”林已经成为和田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当地人正准备在它的四周建起一个5米高的观景平台,游客们站在观景台上,不仅能以更宽广的视角欣赏它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而且可以保护“无花果王”不被践踏,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