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产者的梦魇:富不过三代

八、有产者的梦魇:富不过三代

   过去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不出三代,意思是说:艰难创业下来的财富顶多传至第三代,便给败家子给败光了,这类例子在过去的中国并不少,今天的中国又如何呢?

   “挣钱不花,死了白搭!”这是有钱人和没有钱人都认定的一句话。

   “大款”们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大款,他们费尽心机,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挣了一大笔金钱存在银行里,不花出去,心里总觉得欠了自己。巴尔扎克笔下葛朗台守财奴的形象,在当今目前虽然有,但极少。

   有钱的“大款”们有这样一种心态:有钱不花,实在太傻。金钱属于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着干吗?于是高消费成为“富人”大观。

   1992年3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一篇中国访问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今年我想买辆桑塔纳牌汽车。等积攒足够了款项后,再买辆奔驰车”。天津郊外大邱庄的农民顾金田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他从皮尔·卡丹牌的西服中取出一本笔记,上面写着有 “奔驰560——97万元,奔驰500——72万元,奔驰280——45万元”。据说,这些价格是他请朋友打听来的……以上这段话曾经被国内媒体广泛引用,以此说明中国农民富了,且富流了油。并非针对这位大邱庄的农民,其实若沉下心来思量,为何非买奔驰才神气呢?把几十万元的奔驰买回 “农庄”,是不是为了显示“财力”,摆谱,表明当年的王老五 “抖”起来了。还是见村里人已有了18辆奔驰,自己不买,不寒酸么!

   在改革时十八年中,“老板”们越来越财大气壮:最先玩铃木摩托,腻味了又买私人轿车,牌子从桑塔纳、皇冠、奔驰、林肯以至总统级的加长超豪华轿车;他们穿正宗的名牌服装,喝上千元一瓶的洋酒,吃8888元的华宴,奉行“贵族式的消费”:赌桌,扎情人……

   我们已目睹了太多的畸形消费,而民间歌谣更是一针见血:

   “北京人买车,广东人修楼,温州人造坟,海南人养鸡(妓)”

   “开奔驰车,挎外国味,抽鬼子烟,喝威士忌,穿新潮衣,得艾滋病,洗桑拿浴……”

   前几年,有一句夸耀赌博市场之大的话:“十亿人民七亿赌,还有三亿在侯补。”

   据悉上海市平均有两户居民至少有一副麻将。年赌博案件超过万起。这里所谓的赌博,绝不是输赢几百块的“卫生麻将。”

   昆明市曾经查获了一起聚众大赌赌案,参赌者有20多各厂长、经理,有的赌徒一夜之间输赢七、八万人民币,还有人用美元、债权、支票做赌资。

   浙江省永嘉县一起赌案,输赢总金额100万人民币。

   武汉市一年收缴赌资700多万元,据说这仅仅是全部赌资一个零头。

   在成都,1998年世界杯赛期间,“赌波”者下主动辄数以万计。

   ——黄色消费。

   春药、淫药开始走消。最初只是在沿海,现已流入内地,今年风头正旺的“伟哥”也叩开了“大款”们的门,每粒二百多元。

   嫖娼、卖淫等色情业也死灰复燃。有人估计,海南没有衰退时,卖淫的“娘子军”足够编一个“集团军”,保守的估计,她们一年要从嫖客身捞走二亿元,有的高级妓女,一年就可挣几十万。

   ——白色消费。

   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忙于烧香拜佛,修祖坟、盖经堂,一个比一个大。

   温州一些地方用大量水泥新修的祖坟已把山头弄得一片花白,不少人不惜把上万钱财投入一个山坟之中。

   云南一处著名风景区的山坡上,新排出60多座活人“备用墓”,修得十分阔气。当地流传着一句比富的话:“富不富,看坟墓。”

   ——摆阔消费。

   丰富的中国人有各种花样:过去是用人民币在新房帖喜字,后来是“大款”对摔人头马,现在是比钻戒、比豪华轿车。实现天聊,就有在广东的东莞向人群狂撒人民币一这人不是疯子。

   他说: “有钱花不完,不如买个面子。”他是那种“土佬肥”式的暴发户,“我承认这是挥霍,但我是为了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才这样挥霍的。有些人犯罪了,吸毒、嫖娼、赌博,为什么?因为有钱,有钱以后没地方花。我要渲泄一下花钱的欲望。我是让钱逼的,不是让钱“烧”的。不渲泄一下,就不定地会像那些人一样,去做违法的事件了。让我捐献?那是两回事。老是让个体户捐款,我宁肯不挣钱,也不捐了。”

   中国古语“富不过三代,”这是历史事例的总结。而当今的中国,一些自命富人的“款”以其鲜活的行为将“不过三代”的时间提前到10年、5年甚至1年2年。也许正如罗素所说,“提到过去,每个时代都承认它是事实;提到当前,每个时代都否认它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