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贫富两极化:困境与思考
2025年09月26日
第3章 贫富两极化:困境与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江总书记在列举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发展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一代人追求个人生活改善的目的和动机,在客观上产生了中国人经济状况的极大改善,这正是举世瞩目。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追求致富的意愿,成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开放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人们曾为农村“万元户”欢呼,可当十万元、百万元、千万元、……横空出世后,中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灵刺痛。
分配差距的拉大,高收入层、 “新富阶层的示范效应,刺激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发财神经,越来越多的人拼命想挤入“富人层”中。然而,现实对大多数人是残酷的,在赚钱的大道上,多数人已被少数人无情地甩在后面。
紧绷的神经,不得不发出溃然长叹——“贫富两极化”。
富者愈富,而贫者却愈贫,有平均主义、“均贫富”光荣传统的中国社会能承受多大的贫富悬殊?
撩开富裕的面纱,仍然有满目的贫困。那7%的贫困发生率触目惊心,他们是市场竞争的“弃儿”和失败者。在遭受下岗的打击后,难道还要面临断炊生存问题?
市场竞争是“优胜劣汰”,而社会公平就要抑富济贫和 “普度众生”。需要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工资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利益差距,进行社会福利的二次分配,并使在市场上竞争无力或竞争失败者具有起码的生存保障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