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有心无胆
八、贷款:有心无胆
住房公积金已不是件陌生事了。
当你参加住房公积金时会算一笔帐, 自己从工资里掏7%,单位再贴7%,加起来是14%,一个月也就100来元,一年就是1000多元,在北京买一套二居室至少20万元,如果靠公积金远水解决不了近渴。
公积金离住房很远。
但我们换一种算法,如果你加入公积金,就可以申请带有补贴性质的低息贷款,贷个一二十万,买房梦立刻变为现实。
无论年龄还是职位,郑适在北京市住房基金管理中心,都是最小的。但基金中心的个人贷款业务就两人负责,他是其中之一,拥有一言九鼎的权力,大笔一挥就是“同意”或“不同意”。
公积金贷款最大的魅力是利息低,大大低于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息。郑适说,目前北京市每年对公积金贷款有规模限制,如果敞开贷,30亿的公积金将一贷而光。我们有个内部掌握标准,夫妻俩月收入达到6000元可以贷30万元;月收入达到4500元可以贷20万元,月收入达到2500元可以贷10万元。北京市达到这个收入标准的家庭太多了,30亿公积金如杯水车薪。
申请公积金的人很杂,郑适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月收入在3000至8000元,他们大多是外企人或下海人,还有兼职人;另一类是月收入在1000至2000元,全是企业职工或机关干部。郑适把前一类人叫做“体制外的”,他们不享受福利分房,申请贷款买的也是商品房;后一类人叫“体制内的”,他们买的是“房改房”或“安居房”,一般比较便宜。
郑适从经济角度分析,最划算的是在体制内享受到分房的人,他们所购的“房改房”大多按“成本价”:每平方米1500元左右,买一套60平方米的两居室在10万元左右,自己掏5万元贷款5万元。如果按夫妻俩月收入3000元,留1000元生活费用,还贷2000元,2年就能把贷款还完。而体制外的人虽然收入高,买一套两居室的商品房至少需要四五十万元,自己掏15万元贷款25万元,如果夫妻俩月收入6000元,也留1000元生活费,还贷5000元,要六七年。郑适说: “还有一类人最惨,人在体制内可分不到房,用体制内的工资去买商品房,父母亲朋凑了15万元,再贷25万元,夫妻俩不吃不喝,要还25年。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