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健身文化形成的背景

一、校园体育健身文化形成的背景

(一)西方体育健身文化给我国带来的重要影响

远古的欧洲文化之城雅典崇尚有健美体魄的力士体格形象,并在皇室贵族成员和上流社会盛行一时。从国际健美运动的创始人尤金·山道到现代国际健美之父乔·韦德及本·韦德兄弟,以及21世纪的阿诺德·施瓦辛格等著名健美运动员的宣传、推广、影视传媒的合力作用,逐渐形成和导向了美国人的现代健身文化。健美健身造就了美国的肌肉健身文化,造就了美国千亿元的朝阳健身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拉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近20年来,美国还倚仗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逻辑,把自己的大众文化产品向全球倾销。牛仔服、可口可乐、NBA电视转播、好莱坞大片,等等,美国大众文化的身影出现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密歇根的底特律建立的Powerhouse(宝力豪)健身房,迄今为止,总共有300多家Powerhouse健身房分布在全球。在美国举办的一年一届的“奥林匹亚健美大赛”受到了全世界健美爱好者的关注。

(二)人们审美能力和健身观念的提高和转变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各种规劝人们健身和美体的广告铺天盖地,拥有健美的身体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而形成的健身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员和表现形式。在生产企业、广告商和各种传媒的狂轰滥炸下,健身文化中的审美价值观和标准,变得更为世俗化和日常化。

20年前,在电视上偶尔出现的健美比赛中,那些胸肌无比发达的老外龇牙咧嘴仍然要保持微笑的劲头,给人留下的都是古怪印象。20年后,“肌肉男”“型男”则是令人羡慕的名词。史泰龙(电影《第一滴血》主角)、阿诺德·施瓦辛格(健美冠军、电影明星)的硕大的肌肉、完美的体形无疑给中国男青年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们的画像在学生宿舍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发达的肌肉的一种崇尚。目前,在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自己的健身房,到健身房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成为流行的时髦口号。于是,健身成了一种文化体系,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大量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进行锻炼,希望通过健身锻炼改变自己的体形、增强身体机能。如果能把健康和性感结合起来,身体就能获得它的完美性,这几乎是今天所有人的理想身体。参加健身锻炼,就是实现这个身体理想的具体行动。

(三)阳光体育所倡导的理念和校园健身文化融为一体

阳光体育运动所倡导的是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工作一辈子”的口号,体现出对人的一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突显健康的理念。这就是一种健身文化的植入,并与校园健身文化相融合,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让全体学生真正爱上运动,自觉增强体质。阳光体育运动正是通过暂时强制性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健康身心的无形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