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箭楼

正阳门箭楼

又称前门箭楼,是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南端的重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4层,东、南、西3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面阔7间,宽62米。北出抱厦5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整个箭楼建设控制范围在规划红线以内,保护范围3175平方米,古建占地1,400平方米。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三度失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新修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竣工。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交通,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恩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遮檐,正阳门瓮城月墙及东西闸楼被拆除,月墙断面增添西洋图案花饰,1916年竣工。正阳门箭楼自建成,便为北京的标志之一。1915年后成为北京人游览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1930年后增设电影场所,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举行盛大入城式。1976年唐山地震,箭楼严重受损,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对箭楼进行了全面大修。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集资160万元,再次修饰。1990年1月2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