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死,皇太孙朱允(火文)即位,即明惠帝,采纳齐泰等人谋略削藩。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靖难”,经4年交战夺取帝位,年号永乐。称帝后继续削藩。永乐元年(1403年)令大臣解缙组织3000文臣名儒,历时5年编成《永乐大典》,约3.7亿字。永乐三年至十九年(1405-1421年)派大臣郑和率船队数下西洋,引来30余国通好通商。营建北京城前后达15年,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北征返京途中病卒于榆木川。所葬长陵为昌平明十三陵之首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