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花园

知识百花园

红十字会是一种国际性的救护组织和救济团体,它是以自愿为原则的。开始只是从事战时救护,后逐渐发展包括平时的自然灾害救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输血、急救和护理工作。其创始人让·亨利·迪南于1828年5月8日生于瑞士日内瓦。1863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日内瓦召开了有英、法、德、瑞士等15个国家36位人士参加的国际会议,成立了“日内瓦伤兵救护委员会”,1880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们为表示对瑞士人迪南的敬意,决定以瑞士的国旗图案作为该会的标志,只是颜色上由红底白十字翻成白底红十字。该会章程赋予它在战争时期以中立团体身份进行人道主义的救济活动,在战场上敌对双方,对佩戴红十字标志的医务人员不准开枪射击;改进和宣传人道主义国际公约;受理有关违反人道主义公约的指控;维护红十字会基本的和永久的原则;承认新成立的红十字会等任务和权利。1867年,在巴黎召开了首次国际红十字大会,并形成了4年一次的例会制度,以对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进行审议和协调。1919年2月,又成立了“红十字会协会”,以作为各国红十字会的联络、协调和研究的常设机构。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成立,1912年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认,1919年加入红十字会协会。旧中国的红十字会只是做些简单的救济、抢救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8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共同对旧红十字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以“预防为主”和“动员与组织人民实行自救救人”的方针,制定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基本任务:遵循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协助政府卫生部门,动员和组织人民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输血、战备救护训练等活动;在国际活动中,促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互助合作,进行灾害救济,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红十字会自改组后,连续当选为红十字会协会历届理事会执行委员,在世界红十字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画面以林立的工厂厂房为背景,描绘了上海国棉一厂的工人手持《群众卫生》小册子,肩背红十字药箱,展望红十字工作的形象,既说明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上海,又反映出该会为生产、为群众、为和平服务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