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邮票解析

图3-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邮票画面由建设成就剪影、会徽和周恩来手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组成。该手迹是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即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时,周恩来应工地指挥部之请,挥笔题写的。展览会的徽志图案由齿轮和民航标志、制图仪器组成,表达了我国工交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图3-2【力争上游】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乘风破浪》的社论,号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各项建设工作,要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扫除消极、怀疑、保守的暮气。”在1月召开的杭州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说“反冒进”的人是“促退派”、“有保守思想”。接着又在南宁会议上说,“反冒进”是“政治问题”,“泄了六亿人民的气”,“是方针性的错误”。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论,号召全党“鼓起革命干劲,打破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力争上游,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月9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会议,毛泽东多次讲话,继续批判了反冒进,反复强调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力争上游”在“15年内赶超英国”。邮票画面即描绘了热血沸腾的人们驾驭着一条巨龙,在波涛滚滚中奋力向前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精神面貌和时代要求。

图3-3【生产大跃进】1958年的“大跃进”是在我们党内不断批判反冒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思想产物,也是一次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社会实践。1957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紧接着在1958年5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之后,全国城乡便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群众运动,工业、农业、科技、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都提出了一些虽振奋人心但却不切实际的行动口号,诸如“苦战一年,钢铁产量翻一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苦战3年基本改变我国科技面貌”、“用3年时间基本上扫除文盲”以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到处泛滥。经过一年的折腾,又加上后来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等原因,致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从1959年至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邮票画面即描绘了人们撑着红旗,骑着骏马、腾云驾雾、跨越崇山峻岭的形象。反映了当年人们生产大跃进的愿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