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花园

知识百花园

1956年7月13日,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几代人企盼的国产汽车终于在毛主席亲笔命名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成功。第一辆墨绿色“解放”牌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了下来,从此,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

在旧中国,中国没有汽车工业,使用的全是外国车,中国人多么盼望早日洗掉这耻辱,造出自己的汽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重视、关怀下,这种企盼有了希望,成了现实。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工作,1953年6月9日,毛主席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并通报全党。“决心三年建成汽车厂”成为开创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豪迈誓言。全国上下响应党的号召,各路大军云集长春,呈现出全国支持一汽建设的热潮。经过三年艰苦奋斗,一汽基本建成。在将要出车时,毛主席满足了一汽人的愿望,将一汽制造的汽车命名为“解放”。1956年7月13日,厂领导和职工早早就来到装配线,等待我国第一辆汽车降生。第一辆车披红挂彩,鸣着清脆的喇叭声徐徐开出装配线时,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一汽从运输车间挑选出最优秀的司机驾驶第一批12辆汽车下线。7月14日午后1时,12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解放车队载着一汽的400名先进生产者浩浩荡荡向市内驶去,向省市领导报捷。全厂职工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成千上万的人群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当汽车驶入市区时,通过的街道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争着把鲜花、彩带投向“解放”牌汽车,很多人手里没有鲜花,就拿高粱、苞米往车上抛撒。邮票画面即描绘了一汽厂房和当年汽车出厂时的情景。

为了热烈庆祝我国自制汽车成功,在1957年国际劳动节之际,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