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感体验
任何一种经过设计的物品都会透露出它所支持的心理以及道德态度的印记。任何设计作品对我们诉说的正是那种最合适于在它们中间或者围绕着它们展开的生活方式。将情感融入设计,将解决设计师们的长期困扰,即产品的实用性和视觉性的主要矛盾。而情感化设计就是从这样的思考中诞生,以用户的情感和情绪作为设计出发点的设计思路。情感是人特有的本质,在某些程度上和逻辑和理性是站在对立面的。当代表着标准生产的“工业化产物”拥有了情感和情绪,会更加容易受到人的青睐,从而受到推崇。设计师对用户的理解和同情程度最终决定了设计的结果。作为一名设计师,采用一种设计思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抓住每一个机会建立移情;了解用户,体验他们的痛点,就像他们是设计师自己的痛点一样,并利用这种同理心做出明智的设计决策。
图2-53 2020年8月13日谷歌通过全新Google Doodle纪念元素周期表先驱迈耶尔诞辰190周年
图2-54 2017年2月22日Google Doodle纪念美国宇航局发现的7颗类地行星
图2-55 2014年10月28日谷歌用彩色的Google Doodle来庆祝法国雕塑家妮基·德·圣帕勒(Niki de Saint Phalle)的一生
例如,google根据一些特殊的节日和纪念性,将主页上的Logo换成个性化并有主体性的插画,让一成不变的Logo变得丰富多彩且人性化(图2-53~图2-55)。
这款变色多彩浴室水槽(图2-56),独一无二的设计将生活方式与产品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在使用耐高温材料的同时将产品美学置于首位,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感性的设计和舒适的实用环境,将水槽原型和谐地融入新的工业诉求中。当使用30摄氏度的热水时,产品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有多种颜色的版本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水槽的热基础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图案。
戴帽子的“纯真奶昔”(Innocent Smoothies)产品源自2003年,总部位于英国的“纯真饮料”公司(Innocent Drinks)每年为“关注年龄”慈善机构筹集数千英镑的善款,它被称为“大针织”活动(Big Knit)。志愿者们用边角余料的纱线编织一顶适合装在果汁饮料瓶上的帽子——每卖出一瓶装有帽子的饮料,就会得到50便士的老人费用来帮助弱势老年人。它传达的品牌情感就是可以帮助他人,让生活更美好(图2-57)。
图2-56 变色多彩浴室水槽
图2-57 戴帽子的“纯真奶昔”(Innocent Smoothies)
设计在某些时候能够成为我们的情感的代言人,我们要求设计表达出我们的情感感受,通常它都代表着一种容易辨别的话题,民主或贵族,开放或傲慢,欢迎或威胁,对未来的同情或对过往的渴望。设计之所以能够说话的原因,部分是由于我们对于情感与细节的关联能力,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体验的深刻程度。想象力是建立在丰富感受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感受又来源于人们对精神与物质世界的积极而又理智的投入。
(一)情感体验与创造性想象
感知表象调动、意象加工的协调以及创造性想象的升华是设计创作的源泉。
以创造光影著称的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回顾走过的道路,认为在初期阶段一步步追寻的是自己直觉上感知的东西。他说:“我关注的是自然光在空间中的演出,关注溶解在光线中的结构形式。”
安藤忠雄在创造光之教堂时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之所(图2-58~图2-60)。
图2-58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中的过渡空间
图2-59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中连接一、二期两个入口之间的雨篷和座椅
图2-60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室内墙面上巨大尺度的光十字
在这个空间中,因为开口的地方很少,光线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变得明亮异常。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那光十字对人来说就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用朴素的建筑语言(黑暗、封闭、混凝土、光十字),在表现黑暗与光明的碰撞与对比中,激发人类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特殊的艺术魅力(图2-61)。
图2-61 阳光在地板上投射出的线性图案以及不断移动的十字架光影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纯净关系
(二)情感意象加工与文化认同感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不仅尊重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善于转化和发展。通过深入挖掘丰富文化资源,研发出传统文化元素突出、符合时代审美、贴近用户实际需求的创意产品,将文物背后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怀和艺术神韵播种到社会公众心中。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设计创新策略从设计的视角来看,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环境、工业生产模式、日常生活形态和社会行为制度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与设计密切关联,具体可以细分为风俗习惯、生活状态、生存方式、群体规范、生产形式、国民心态、种族意识、社会体制等方面,它们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影响设计思想、审美取向、设计伦理和设计价值。所以,在文化的视角下探索设计驱动创新的基本策略,一方面需要清晰地了解地域文化的生态构成及其基本结构,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文化特征与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依据特定地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公众文化活动和组织行为制度等知识,建立完善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和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型生活形态。文化能够以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形式引导生活方式,将文化纳入设计活动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基于文化多样性而产生的差异性等问题。依据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观点,文化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存在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概念系统,从而实现对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的交流、保存和发展。除了产品功能和审美因素,设计驱动创新更加关注创新性设计概念的产生与赋予产品特定的象征性意义,产品承载着特定的个体、社会和文化价值,其能够与处于特定生活方式之中的消费者或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产品的被接受度和文化认同。因此,设计创新策略可以依据实用功能、审美体验和设计语意三个基本维度建构。
任何地域文化体系下设计的风格和特征,都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和历史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所共同塑造形成的,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感受了阳光、风、雨、雪、月的拂面,也承受了家族故事和城市历史的凝重,设计师把这些感知、情感意象巧妙地糅在一起创造的新设计,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使人唤起往年的情结,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
平面设计师靳埭强1995年设计的《文字的感情》汉字主题海报系列,主题分别是:山、水、风、云(图2-62~图2-65)。纸镇、毛笔、墨床、石砚是习字时不可或缺的工具,此系列海报特别将它们融情入景——山、水、风、云,呈现中国传统水墨书法的精神。靳埭强说:“中国传统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积累了很多高水平、十分美观的应用案例和创作,这是我们中国人可以承传、学习、领悟、创新的宝库。我最初从事设计的时候,用了数年时间摸索思考,领悟到现代设计不能脱离本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很早就开始进行探索。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可以创作出与我们生活密切关联的作品。我终生都在探索这个课题,现在还没终止。”
墨西哥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说:“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这对人类是很重要的。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巴拉甘设计的景观,建筑,雕塑等作品都拥有着一种富含诗意的精神品质。他作品中的美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体验,来自童年时在墨西哥乡村接近自然的环境中成长的梦想,来自心灵深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在巴拉甘游历欧洲的时候曾深深地被摩洛哥那种独特的地中海式气候下浓烈的色彩风格所打动。他发现这里的气候与风景是那么的和谐。在回到墨西哥之后他便开始关注墨西哥民居中绚烂的色彩,并将其运用到了自己的众多作品当中。这些色彩来自墨西哥传统而纯净的色彩。这种彩色的涂料并非来自现代的涂料,而是墨西哥市场上到处可见的自然成分染料。这种染料是用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会褪色。你可以看出他常用那种粉红色的墙,其实边上经常有一丛繁盛的同样颜色的花木。这是墨西哥的国花,墙的颜色就来自这些花(图2-66)。他认为童年的回忆是他创作的源泉和无尽的资源。童年时生活的村庄中那些谦逊的建筑形态给了他许多的启发,例如,那些用石灰水刷白的围墙,天井与果园的宁静,色彩丰富的街道,村里在环廊掩映下毫无威严感的广场。这些丰富了他对建筑简洁之美的体验。他一直十分怀念自己童年的生活,他认为艺术家过去的经历往往是其创作灵感的主要源泉,建筑师不应该忽略这一点。
图2-62 靳埭强1995年设计《文字的感情》汉字主题海报系列“山”
图2-63 靳埭强1995年设计《文字的感情》汉字主题海报系列“水”
图2-64 靳埭强1995年设计《文字的感情》汉字主题海报系列“风”
图2-65 靳埭强1995年设计《文字的感情》汉字主题海报系列“云”
图2-66 路易斯·巴拉甘天主教圣礼教堂设计
图2-67 路易斯·巴拉甘墙的绘画
图2-68 路易斯·巴拉甘的墙绘设计
图2-69 路易斯·巴拉甘安东尼奥住宅设计
路易斯·巴拉甘喜欢运用拥有浓烈色彩的墙,并尝试不断改变墙的颜色。这种鲜艳的色彩和墨西哥本地的气候十分和谐。庭院里的水,光与植物的交错与和谐都表达着作者对生活的细致体验与对平和静谧景观的追求(图2-67~图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