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结论
(一)中印两国软件外包企业价值链跃迁的启示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处于产业链低端,在产业升级上和印度存在很大的差距,总结中、印两国在软件外包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及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要改变竞争策略,不要单纯靠低成本优势,更要争取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把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一定的营销策略,加快产业价值链升级的速度,避免低端价格竞争。价值链攀升才能远离“代工生产”的低端比较优势陷阱,才能争夺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中国企业必须加快产业价值链升级的速度,承接国际技术领域的高端研发项目,尽可能避免与印度软件外包企业在低端的价格竞争。
2.国际市场需求是软件服务外包价值链升级的推动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更替,发达国家把更高层次的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外包企业应当深化与软件研发相关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加快提升软件的工程化、标准化水平,迅速成为级别更高的离岸外包业的引领中心,创造出了领先的竞争优势。
3.要积极了解西方的商业环境和国际通用惯例,积极争取各种国际认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项目交付能力。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和能力,不断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营运大项目能力,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接包能力和诚信度,提高接单能力和效益。
(二)政策建议
1.人才培养为软件服务外包沿价值链提升提供基础。
中、印两国的案例表明:在软件外包领域,海归人才及其技术扩散、知识外溢效应明显。硅谷高科技公司里有30多万印裔,网络公司中40%多的创业人为印度移民,美国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印度软件工程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所在国政府雇用印度本土软件工程师。上述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外掌握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后,回到了国内投资、创业,形成了软件服务外包升级的有生力量。
2.重视国际市场需求是软件服务外包沿价值链升级的推动力量。
20世纪末的计算机千年虫问题驱动了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和范围的增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更替,发达国家把更高层次的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应当深化与软件研发相关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加快提升外包企业软件的工程化、标准化水平,力争成为级别更高的离岸外包业的引领中心,创造出领先的竞争优势。
3.重视行业技术标准认证,注重知识产权,是实现软件外包产业升级的保障。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印度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除了采用国际通用的ISO标准外,主要采用了美国体系和标准(CMM)。CMM体系等标准化建设促进了印度软件开发的国际化,使印度软件外包服务竞争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此外,印度软件服务外包提倡与全球商业模式融合,采用全球化的招聘和人力资源训练机制。当前,印度软件外包企业更加强调其全球化能力,强调企业的端到端(全产业链)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中国软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数十年中,主要定位于国内的市场,与国际规范和标准的对接不够。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中国的软件企业必须通过国际竞争,按照国际技术和管理要求,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沿价值链升级,实现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跃迁。
4.加快跨国并购及海外研发,获得价值链跃迁所需要的知识性资产。
中、印两国的企业正在成为国际软件产业上的主要竞争者。两者都是通过先进国家的跨国公司快速学习外包。但印度公司主要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海外扩张、价值链跃迁;中国软件企业集中在国内市场与跨国公司合作,向海外扩张则小心翼翼。印度的成功经验启发中国企业:要积极促成业内的强强联合、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有实力的服务外包企业要坚决“走出去”,利用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加快企业重组与并购步伐。除了鼓励企业抓住机遇进行海外并购以外,还要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吸收利用当地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扩展服务链,以覆盖更多的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