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Eisenhardt,K.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3]Gereffi,G.& Lee,J.Why the World Suddenly Cares about Global Supply Chains[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2,48(3):24-32.

[4]Grant,R.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33(3):3-23.

[5]Kaplinsky,R.& Morris,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M].Brighton:University of Sussex,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1.

[6]Penrose,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M].Basil Blackwell,London,1959.

[7]Pettigrew,A.M.Longitudinal Field Research on Change:Theory and Practice[J].Organization Science,1990,1(3):267-292.

[8]Teece,D.J.,Pisano,G.& 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9]Yin,R.K.Discovering the Future of the Case Study.Method in Evaluation Research[J].Evaluation Practice,1994,15(3):283-290.

[10]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1]方国斌,程丽彬.金融保险集团财务集中研究——基于服务外包视角[J].保险研究,2009,(06):75-81.

[12]方德英,黄飞鸣.金融业信息化战略: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3]冯裕波.对农发行开展外包业务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02):25-26.

[14]傅巧灵,杨宜.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的利弊分析——以银行呼叫中心外包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63-66.

[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J].司法业务文选,2013,(38):8-12.

[16]郭强,马文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与现实约束——以阿里金融为例[J].华北金融,2014,(05):50-54.

[17]洪岢.银行业IT外包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06):29-31.

[18]胡峰.银行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4,(07):46-48.

[19]金涛,施建军.服务外包企业协同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55-157.

[20]李勇,乔桂明.国际金融机构外包模式演进与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06):129-133+196.

[21]绍坚.软件外包:技术外溢与能力提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2]刘新海.大数据挖掘助力未来金融服务业[J].金融市场研究,2014,(02):117-126.

[23]陆愚.软件外包接包商绩效的影响因素[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4]吕文.服务外包将引领外贸转型[N].经济导报,2013-7-15(D1).

[25]任志成,张二震.价值链攀升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印度的经验与启示[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2):32-37.

[26]孙清华,郑浩,于玲.模块化金融服务外包的机理及运作模式研究——以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外包为例[J].山东经济,2011,27(03):124-127.

[27]魏秀敏.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7,(02):57-59.

[28]尚庆琛.中印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南亚研究,2017,(03):49-63+152.

[29]杨琳.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外溢效应与发展趋势研究[J].国际贸易,2009,(11):56-60.

[30]于翔.产品质量,企业生存发展之本——谈现代高科技产品的质量管理[J].科技智囊,2013,(05):38-41.

[31]臧松松,赵春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外包”的一种新方式——对合资金融服务公司作为外包商的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01):56-57.

[32]张旭东.服务外包业面临“大数据”考验[J].中国名牌,2014,(14):30-31.

[33]詹政,王铁山.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格局与策略[J].商业研究,2009,(02):53-55+106.

[34]张保军.银行卡业务外包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J].中国信用卡,2006,(04):54-56. 

【注释】

[1]吕文:服务外包将引领外贸转型,经济导报,2013年7月15日。

[2]中国新兴服务出口的70%是通过承接全球服务外包,https://www.sohu.com/a/191512031_115239。

[3]资料来源:中电文思海辉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pactera.com

[4]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第8-9页。

[5]金涛,施建军.服务外包企业协同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第155-157页。

[6]IDC:中国离岸软件开发市场2014-2018年预测与分析,201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0年中国服务外包情况,2021。

[8]资料来源:印度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创新,https://www.sohu.com,https://www.sohu.com/a/243783249_64018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mofcom.gov.cn/tongjiziliao/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mofcom.gov.cn/tongjiziliao/html.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mofcom.gov.cn/tongjiziliao/html.

[12]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mofcom.gov.cn/tongjiziliao/html.

[14]资料来源: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009212566182233&wfr=spider&for=pc

[15]资料来源: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T及IT行业报告,2019年3月,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5075484。

[16]资料来源: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T及IT行业报告,2019年3月。

[17]资料来源: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www.NASSCOM.com

[18]杨震宁,李东红,李德辉.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追赶机制:跨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0).

[19]资料来源:文思海辉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pactera.com

[20]资料来源:中电文思海辉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pactera.com

[21]资料来源:http://www.Infosys.com

[22]Gereffi G,Lee J.Why the world suddenly cares about global supply chains[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2,48(3):24-32.

[23]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谈2021年1-4月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2021年5月21日

[24]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J].中国金融,2005(13):30-70

[25]王钰.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40页

[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3-87号)

[27]Penrose,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Basil Blackwell,London,1959.

[28]郭强,马文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与现实约束——以阿里金融为例[J].华北金融,2014(5):50-54.

[29]元如林.智慧金融与金融云计算[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