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在当代社会,全球化趋势已经以不同的形式渗入我们的经济、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对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着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视角更加多样化,视觉传达作为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角,在现代社会被人们更加关注。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这一术语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很多人认为视觉与影像已经作为独立的传达手段而存在,这一时期的设计主流更多地强调自由与包容,视觉和影像的表现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视觉影像的不断关注,视觉传达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表现手段与途径。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感官体验,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带给视觉如此大的感官感受,人们开始关注视觉传达带给人的各种体验,视觉传达成为现代设计领域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色彩是第一信息刺激,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对色彩的感知和反射是最敏感和最强烈的。人眼对于色彩刺激的感知体现是强—弱—强,这是视觉生理因素反应的结果,人眼对色彩的喜厌反应则是满足—不满足—满足,这是视觉心理因素反应的结果。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构成要素,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和探索色彩的运用,不仅仅要学习色彩基本知识、色彩应用的原理,更重要的是认识和掌握色彩的理念,充分发挥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和功能。

什么是色彩?在自然世界,色彩是一种概念,是由于光的作用及各种物体因吸收光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现的复杂的色彩现象。这些色彩现象是通过人双眼的视觉神经来感知的。色彩中宇宙是万事万物的一种基本元素,假如宇宙中没有任何物体存在,也就没有色彩。因为人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的自然世界中,万事万物都由物质、色彩、结构和形态所组成,其中还包括各种变化无穷的自然现象。因此色彩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色彩在社会生活中又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色彩非常容易带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情感等类别要表达的意念。

从国外的色彩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整体色彩设计水平和国民色彩素质的提高要依赖于色彩教育的普及。为此,中国要想实现一个色彩强国的梦想,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意识到色彩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中国自20世纪初期引进西方色彩教育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装饰色彩时期(1910年至1980年)、色彩构成时期(1980年至2002年)和色彩设计专业时期(2002年至今)。每个时期可谓是各具特色,并且都为国内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内设计界越发感到色彩的重要。事实上,色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美化生活、优化产品、启迪心灵,而且在商业时代,色彩还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于是近年来“色彩经济”“色彩消费” “色彩管理” “色彩营销”,以及“城市色彩”“流行色”“色彩设计”“色彩顾问”等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流行词汇。

中国未来色彩事业发展的牢固基石还是在于色彩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整体上看,“普及”可以通过国内一些专业机构、色彩公司等团体来完成,如色彩设计师资格认证、色彩设计培训等形式,主要实现大众化的色彩教育任务。而“提高”则更多地依靠具有教育优势的高校来进行,主要为社会和行业培养高素养、高技能的色彩专业人才。现代教育实践表明,教材是教学之本。因此,建立符合当代色彩设计艺术发展规律和教学特色的色彩教材体系就势在必行了。

本书在编写时参考了大量资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多门实践课程的总结,把课程的实践方法融入教学中,广泛使用实践案例和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为学科发展创造了必备的条件。此外,本书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是一本集实践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参考书。

作者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