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调色、配置、对比等方式理解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

二、以调色、配置、对比等方式理解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

要想了解色彩更丰富的属性、掌握更全面的色彩应用知识,我们必须进行大量而系统的色彩调和、色彩配置对比的相关实践。

(一)色相、明度、纯度关系

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物理色彩世界的丰富性。三原色三者按比例相互搭配,可以调配出无限的色彩“相貌”。

从以上过程中抽取任何一个颜色,按比例添加黑或白则是色彩的明度关系,可以产生无限“明度关系”的色彩(图2-3-4)。

图2-3-4 品红、青、柠檬黄的明度变化

从无限的明度关系中抽取任何一个颜色,按比例添加黑与白(即无限的灰阶)可以产生无限“纯度关系”的色彩。

(二)以调色方式理解三原色

从黑白两色之间的关系理论上说,三原色之间的相互调配能得到无尽的色彩相貌,但色彩的内在属性如纯度与明度关系却需依靠黑白两色的介入来实现,在本环节我们通过以下最直接的调色练习方式便可体会其中的关系。步骤及要求如下:

(1)从三原色中选择两个颜色,进行相互间的渐变调配。三原色之间可产生三组色彩的渐变调配,如红—蓝,黄—红,黄—蓝。要求色相总数变化至少48个色以上。

(2)由两色过渡到三色调配,注意三色间互相比例的安排,即复色倾向。如:1红+1黄+1蓝,1红+1黄+2蓝,1红+1黄+3蓝;1红+1蓝+1黄,1红+1蓝+2黄,1红+1蓝+3黄;1黄+1蓝+1红,1黄+1蓝+2红,1黄+1蓝+3红。

要求变化至少有20个以上,其中1、2、3数值表示份数比例。

(3)由一色、两色、三色加黑或白配制,即明度的思考。要求对10个色彩色相进行不同明度的变化调配,每个色彩明度10个,数量100个左右。其中黑、白色需适量减少比例。如:1柠檬黄+0.2黑,1柠檬黄+0.4黑,1柠檬黄+0.6黑;1柠檬黄+0.2白,1柠檬黄+0.4白,1柠檬黄+0.6白。

(4)色彩加灰配置,即纯度思考。要求对10种色彩色相进行不同灰度的变化调配,每个色彩灰度10个。数量100个左右。如:1柠檬黄+0.2黑+0.2白,1柠檬黄+0.2黑+0.4白,1柠檬黄+0.2黑+0.6白;1柠檬黄+0.2白+0.4黑,1柠檬黄+0.2白+0.6黑,1柠檬黄+0.2白+0.8黑。

(5)每个卡片大小一样,平整保存好,下一阶段要用(图2-3-5)。

图2-3-5 课题练习实录

(三)以色彩面积对比配置方式体会色相、明度、纯度与冷暖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大量实践,练习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不同的方式,如可通过调色直接在纸面绘画,或用剪切拼贴方式等,目的都是相同的。

1.色相思考

下面通过几个方面对色相进行思考,注意思考的方法。

(1)色相思考:色彩面积大小不同且色相不同

从前面的调色卡片中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搭配,注意面积大小不同的配置,最后用剪纸拼贴方式组合成10组图片,其目的是思考颜色的多种搭配关系,及体会形与色的密切关系,并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色彩搭配(图2-3-6)。

图2-3-6 色相搭配范例

(2)色相思考:色彩面积大小相同但色相不同

我们需借助简单的形态,进行色相及其面积搭配的思考(这个形态只保留外轮廓形,并要求是有意义、有趣的)。如:自己的外形轮廓,一棵树的形态、一个星球、一个心形等(通过拍摄、打印再进行轮廓描绘,然后利用硫酸纸拷贝在卡片上可得图形)。这与我们用色彩描绘生活中的事物道理是一样的,如画一个杯子、一个苹果等。

在已确定的构图基础上,思考不同色彩的搭配,注意整体大色块的配置,不要过于追求空间体积。

(3)色相思考:色相相同,但面积配置大小不同

从以上思考过程中确定自己满意的色彩方案,进一步思考面积配置;(剪切拼贴方式、绘画方式均可)。

2.明度思考

在色相思考的基础上,做面积相同但明度发生变化的思考,剪切拼贴方式或绘画方式(水彩、丙烯、油画等材料)均可。

注意分别比较图2-3-7改变了色彩的明度之后带来的色彩心理变化。

3.纯度思考

在色相思考的基础上,做面积相同但纯度发生变化的思考。纯度是色彩的灰度或鲜艳程度,对纯度的认识往往被很多初学者所忽视。

纯度体现的是色彩的内在倾向。即使统一色相,其纯度有了改变,性格也会有转变。在实际的设计中,色彩纯度的密集度是决定色彩性格的关键。为什么人会在十几种灰红色中能挑出心头爱,而对于另外的红色无动于衷,就是对色彩纯度的感官不一样。一个精微的设计师或画家对纯度有着精细的把握。

(1)纯度对比

如图2-3-8所示。图2-3-8中上下图分别为同一构图同一色系,但下图中部分色块发生了纯度变化,显得更加成熟、丰富。

图2-3-8 纯度对比

(2)纯度延展思考

在了解色彩的纯度过程中,我们可细致思考高、低、中及灰艳等不同纯度的搭配带来的色彩关系的变化(图2-3-9)。

图2-3-9 高、低、中、灰艳的色彩纯度对比

高、低、中及灰艳即:“高与高”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低与低”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中与中”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 “灰(低纯度)与艳(高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

高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带来的心理感受是鲜明、强烈低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沉闷、含蓄、模糊、遥远。中等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带来的心理感受是稳重、成熟、厚重。

低纯度与高纯度颜色的相互搭配带来的心理感受是协调、高雅、稳重。在色彩的应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对象的特征及需要来安排合适的纯度关系。

(3)步骤及要求:

①从上阶段的色卡纸中选择自己喜欢的3~4种色彩,用剪切、拼贴的方式,进行色彩面貌相同,但面积大小配置不同所带来的情感不同的思考。作业要求:每张作业色彩面积搭配美观、平整。9cm×9cm大小,12张左右。

②从上阶段的色卡纸中选择自己喜欢的8~9种色彩,用剪切、拼贴的方式,进行相同面积(自己设定一个合适的构图),但色彩配置不同带来的情感不同的思考。作业要求每张作业色彩面积搭配美观、精致。9cmx9cm大小,4~6张左右。

③从步骤2的结果(4~6张卡片)中选择一张满意的作业。

(4)色调思考

对于一件视觉艺术作品而言,要合理地选择色相、明度与纯度之间的关系,直到整体色彩关系与作品的整体情感氛围一致。色调是作品情感的整体色彩倾向。在一首乐曲中,各种音符的关系就好像色彩要素的关系,乐曲想传达的整体情感就好比色彩中的色调(图2-3-10、图2-3-11)色调由画面的主要色彩倾向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则经过以上思考而得到。

图2-3-11 温暖的暖色调

图2-3-10 清新的冷色调

当我们观看生活中的某一场景或某一事物的色彩时,会发觉有数不清的色彩,这时需要快速、敏捷地分析与提炼主要的色彩,不要过多,3~5类为主的大色彩相貌足已概括对象的色调。在以后的写生或深入表达对象的色彩关系时也是一样,因为这3~5种色相再结合黑与白,已经可以调和出无尽的色彩,这一点在前面色相、纯度、明度调色练习中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5)选择5张自己喜欢的彩色图片,从中提取色谱及认识色调

要求: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图片,可以从资料中寻找,也可以通过拍摄得到。

②从图片中抽取最能代表图片整体色彩倾向的3~5类颜色(色卡从之前的色相卡中寻找或调色得到),将色彩卡片裁剪拼贴(如上图所示)后放置在卡纸上(注意裁剪成合适、对应的大小比例),一个图谱长宽在4cm×20cm左右。

③整体图谱要求美观,整齐。

(6)从前面的过程中选择一组形与色彩的关系图片进行延展创造

可将“主要色彩”结合“适当材料(如纸张、颜料、布料等)”再结合不同方式(如剪切、拼贴、绘画等),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要求:

①作品大小、材料不限。

②作品数量一幅,画面完整美观。

艺术家作品参考:

①康定斯基(20世纪初期抽象主义代表)擅长抽象的形式,认为绘画应该与音乐一样,不是描绘具体事物,而是通过色彩的点、线、面等来传达情感与信息(图2-3-12)。

图2-3-12 康定斯基作品浪漫创意三维字体设计

②马蒂斯(20世纪初野兽派的代表,野兽派是最先敲开现代美术之门的画派。“野兽”一词,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调色直接、夸张,相对于新印象主义的科学色彩,高更、凡·高的非描绘性色彩而言更为强烈(图2-3-13)。

图2-3-13 马蒂斯绘画作品布面油彩

③毕加索(20世纪初期立体主义的代表)将事物的形状分解成抽象的几何形状,画面是点、线、面更加抽象的组合,色彩体现在明暗及色调的变化上。不断对固有的观察方式进行改变,直至创造出新的画面语言是其特点(图2-3-14)。

图2-3-14 毕加索绘画作品布面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