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彩的调和
(一)调和
1.类似产生的调和
类似调和的原理主要是指画面中各颜色都含有共同的色素,它强调在统一中取得调和。类似调和包括单性同一调和、双性同一调和及近似调和。类似产生的调和可以取得平静、柔和、统一的画面色调。
2.对比产生的调和
对比调和是在变化中求得秩序来实现统一,它所取得的画面效果具有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如果在对比强烈的画面中有意识地让一种色彩或近似色彩占支配地位,就有可能取得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从色彩视觉的生理平衡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合才是最好的调和办法。
3.实用产生的调和
由于不同民族、地区、时代的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和理想存在着差异,色彩设计必须要满足不同对象对色彩的喜好心理,并且能够引起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才是最好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由于实用功能各异,对色彩都有特定的要求。色彩设计必须考虑到其目的性,才能产生真正实用的调和色彩。
(二)色彩的主调
各种色彩要素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并不是所有的色彩搭配都能给人以美感,只有形成统一的主调,画面整体色彩效果才会具有美感。像音乐一样,没有节奏与旋律的声音只能是噪音。画面的主色调可以是明快、鲜艳的高纯度基调,可以是含蓄、柔和的低纯度基调,可以是冷色调,也可以是暖色调。
1.轻重的色调
室内设计中为满足不同的色彩心理需求,既可以是明快的轻色调,也可以是含蓄的重色调。
海报设计中,可以根据设计主题或画面形象来确定轻重色调,两种色调各有情趣。
2.冷暖的色调
暖色调处理具有很强的动感。
冷色调处理具有祥和静谐的视觉感受。
3.灰艳的色调
灰色调的运用使画面意境更加严肃和深邃。
艳丽色调的运用增添了画面效果的生动与活泼。
4.复合的色调
色彩斑斓的鹅卵石与黑白灰色彩相配合,画面色调既丰富又统一。
各种不同图像的拼贴,虽色相丰富,纯度较高,但仍具有明显的暖色调倾向。
虽采用多套互补色,但强烈的明度对比和黑白两色的灵活穿插,画面的冷色调效果依然明显。
以密集的图片进行视觉混合处理,画面效果生动有趣。
虽色相丰富,但辅以黑白穿插以及虛化处理,画面意境深邃。
(三)色彩调和的应用
1.伊顿的色彩调和理论
色相环是伊顿色彩调和理论的基础参照物,伊顿曾提出:“想要得到理想中的和谐色彩,就需要用正确的对偶方式将色彩的最强的效果显示出来”。在进行两色调和时,我们可以根据色相环直径相对的互补色进行直接调和;在进行三色调和时,我们可以在色相环中建立若干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进行色彩的选择;进行四色调和时,我们可以在色相环中建立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色彩的选择;进行五色以上的调和时,我们可以在色相环中建立正五角形、正六角形或正八角形等进行色彩的选择。
2.色彩调和的具体方法
(1)类似色的调和方法。以类似色或临近色为主组成色调,使色彩关系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是最典型的色调处理办法。
(2)序列化的调和方法。在强烈对比的两色或多色之间增加过渡色阶,从而形成连续的、运动的和节奏性的色彩整体。
(3)统一色素的调和方法。在强烈对比的色彩中掺入某一相同的色彩成分,使各色含有共同的色素,从而达到本质上的调和。
(4)改变属性的调和方法。在强烈对比的各色相中加入无彩色系的黑、白、灰色以及对比色,可以促成各色的和睦相处。
(5)利用面积比例的调和方法。在多色对比时,扩大其中一色或一组类似色调的面积比例,通过色彩的主从关系达到调和。
(6)分割式的调和方法。利用无彩色将过度对比或过度类似的色彩进行分割,从而形成画面整体的连贯性。
(7)空混式的调和方法。运用面积较小的色点或较细的色线在画面中进行大面积并置布局,这是一种视觉色彩混合型效果。
3.色彩调和的经典解读
福田繁雄演出海报,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作为画面的主体色调,蓝色的图形虽然与底色形成对比,但画面色调既明确又强烈(图4-2-1)。
日本设计师户田正寿在“哭泣儿童的未来”招贴设计中,以非洲儿童黝黑的皮肤色为主调。在与背景色形成强烈对比的基础上,用变色的蓝色眼球作为面面的点缀色,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非洲环境恶化和贫穷的现实问题(图4-2-2)。

图4-1-1 演出海报(福田繁雄)

图4-2-2 “哭泣儿童的未来”(户田正寿)
在中国香港高文安的酒吧设计中,暖色的装饰材料与家具透出奢华的品位,但却不张扬(图4-2-3)。在暖色的灯光渲染下,增加了一份和谐与幽静。在中国香港设计师梁志天的客厅设计中,将东方浪漫情怀与西方简约雍容巧妙结合,运用深木色与米白色的家具组合形成了明快的视觉效果(图4-2-4)。

图4-2-3 酒吧设计(高文安)

图4-2-4 客厅设计(梁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