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审美观念

二、色彩的审美观念

中西方的色彩应用中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反映了中西方社会各自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必须吸收其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精华。如果设计没有根植于本土文化,它就没有生命力,无法被认可,也不是完整的。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人们继续追求精神性,这就有了现代审美观。然而,现代审美价值的成长离不开传统审美价值的基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就要向传统学习,学习世界人民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促进设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色彩文化,从仰韶彩陶到汉唐丝绸;从“唐三彩”釉陶到宋元青釉、青花瓷以及明清时代的斗彩、粉彩、景泰蓝、珐琅彩釉;从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到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脸谱色彩以及民族服饰、民居彩绘、民间艺术等等,构成了我国色彩文化极为丰富的资源。在传统艺术中,色彩简单、自由、以少胜多,是浪漫且理想的,这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感悟。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瑰宝。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为当代中国专业人士学习色彩理论与设计、学习与应用配色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