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3
_____月_____日
星期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
1.小红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这两个音。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B.要使长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提高,可以用更大的劲吹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3.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4.我们生活中感受声音的音调,是通过比较声音的尖细、低沉等,可见,音调有些抽象。相比来看,声音的响度要形象得多,它是指声音的强弱。从物理知识方面看,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动的什么物理量决定的呢?
5.正确理解振幅的物理意义是学习“声”知识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想象,物体总有一个平衡位置,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比如音叉受到敲击,它就会偏离平衡位置;而这时物体因具有回到平衡位置的趋势,于是物体就振动起来。我们把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叫做振幅,在不同的情况下,描述振幅的物理量不一定相同。(1)在图1中,音叉振动的振幅是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的?哪幅图中音叉振动的振幅大?

图1

图2
(2)在图2中,单摆的振幅可以用什么物理量进行描述?
6.我们知道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在其传播过程中,传播速度、声波的振幅和频率三个物理量中哪些发生变化,哪些不发生变化?
7.研究和实验发现,频率越低的声波在其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得越慢,因而传播得越远。那么,请你分析一下:远洋轮船上使用的雾号,其工作频率应该是在略高于20Hz,还是应该略低于20000Hz呢?
阅读小资料
水 波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运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所以水也没有朝着水波传播方向流。水波其实是携带石头击打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与此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岩石的振动。
地 震 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是推进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5~7km/s,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km/s,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