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7
_____月_____日
星期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
1.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若组成物体的分子(或原子)有规律地周期性地排列起来,就是晶体,否则就是非晶体。这也正是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
(1)当对晶体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________,但其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在________不变。
(2)我们收集实验数据时,要从某一温度开始同时计时和读取温度值;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读取晶体的温度值,这样就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我们把时间标为________坐标,温度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这样就能在坐标系中画出一些数据点,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该晶体的熔化曲线。
2.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变得模糊,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3.图1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图1
4.霜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早晨都可能出现霜,有时你家的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也是霜。请你解释一下霜的形成原因。
5.夏季的清晨,你会发现路边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而过一段时间,这些露珠就慢慢消失了。请对此给以解释。
6.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都配备有很多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那么,这些二氧化碳是如何装进钢瓶之中的?在使用时,要求工作人员手要握住钢瓶的木柄,然后再去打开螺帽。这是为什么?
7.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在一个烧瓶内,放入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再折几根小树枝插入其中,将烧瓶密封起来。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然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会发现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请你解释此现象。
8.云是一种自然现象,给人以淡雅、纯洁、干净的美好感觉。请你解释云的形成。
9.雨是云生成的。请你详细说明雨的形成。
10.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停表和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