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以古为鉴——铜鉴

02以古为鉴——铜鉴

“鉴”,古人沐浴时使用的一种盛水器,盛满水也可以当作镜子,临水照影,整理衣冠。《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鉴,内防已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这是唐太宗对爱臣魏徵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以古为鉴”的意思是从过去的人或事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些古人的成败经历就像一面镜子,通过照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完善与改正让我们的言行更接近理想要求。

相关链接

又作“以史为鉴”、“以往鉴来”。古人非常重视过去的经验,强调以过去的事物或经验教训启迪现在和未来,鉴定、鉴赏、借鉴等与“鉴”有关的词语均由此而来。

文物小百科

古人在制作鉴的时候使用过很多不同的材料,有陶土烧制的陶鉴,也有青铜铸造的铜鉴。“鉴”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在鉴中装上一种叫“缶”的酒器,在鉴与缶的间隙加满冰或热水,就成为可以加冷或加热的套装器皿,合称“鉴缶”,是古代的“冰箱”。湖北省博物馆馆藏两套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型青铜鉴缶,另有一对造型精美的鉴缶出土于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为楚国高等级贵族生前所用。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高63.2cm,口边长为62.8cm与63.4cm,鉴缶总重168.8kg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酒器。中室共出土2套,各由1鉴与1尊缶组合而成。鉴呈正方形,顶部有镂空方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