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寸阴尺璧——云纹玉璧

09寸阴尺璧——云纹玉璧

璧,圆形,中间有孔,是我国古代用来祭天的礼仪玉器。天子行祭天之礼,要使用直径一尺二寸的玉璧,由于体积较大、用料讲究,故十分珍贵。“寸阴尺璧”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说的是玉璧易得,而时光易逝,所以时光比玉璧更珍贵,要珍惜转瞬即逝的光阴。

相关链接

与璧相关的成语多以璧的珍贵为寓意,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珠联璧合”、“白璧无瑕”等。玉璧的珍贵,又可以从“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得以体现。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惠文王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赵国使臣蔺相如巧施妙计让和氏璧完好地回到赵国。以十五座城池为代价,这块玉璧堪称价值连城。

文物小百科

《周礼·春宫·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璧与琮、圭、璋、琥、璜并称六瑞,更位列六瑞之首。早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中都出土过大量的玉璧。商代和西周时期,玉璧作为身份的象征,在使用上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春秋战国时期,玉璧的装饰功能增多,雕刻工艺也变得更为复杂精美。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直径8.4cm,孔径4cm,厚0.6cm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礼器。出土于东室。玉青白色,两面雕刻3圈双头式云纹,中间一圈并有逗号式的谷纹作补白,内、外缘亦阴刻斜线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