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白圭可磨——青白玉谷纹玉圭
2025年09月26日
10白圭可磨——青白玉谷纹玉圭
“圭”也作“珪”,古代一种玉的名称,是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的重要礼器。“白圭可磨”出自《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玷是斑点,白圭上的斑点可以磨去,人说出错话却无法收回,告诫人们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辞。
相关链接
成语“不露圭角”源自圭的形状。玉圭为长方条形,上端呈尖角状,却不露上端的尖角,比喻为人处世不露锋芒,深沉低调。
“白圭之玷”与圭的颜色有关。圭多以白玉制成,由于一个小小的瑕疵破坏了玉的完美,表达可惜之意。圭亦用来比喻良好的修养与品德,《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形容人在道德修养上的成就像圭和璧那样已经雕琢成器。
文物小百科
圭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早期,由劳动工具石斧演变而来,后发展为瑞信之物,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玉圭在周代最为流行,是天子册封诸侯时最重要的赏赐之物,其体积和纹饰象征着持有者的身份与权力。在明代,玉圭是皇室家族娶亲时送给女方的聘礼。湖北省博物馆藏有一对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玉圭,其中,素面玉圭是梁庄王使用的礼器,谷纹玉圭属于与梁庄王合葬的妃子魏氏。
明代,1368-1644年
长15.8cm,宽4.8cm,厚0.8cm,重169.4g
2001年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
青白玉质。尖首长方形,双面雕刻谷纹。谷纹圆润,系管钻的阳纹。
每面有谷纹83个,作5纵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