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买椟还珠——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07买椟还珠——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椟,木制的盒子;珠,珍珠或琉璃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说的是楚国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制作的珠宝盒子非常精美,让郑国人情愿买下木盒,却将盒内的珍珠退还给他。买椟还珠比喻舍本逐末,目光短浅与取舍不当。

相关链接

楚国有许多能工巧匠,制作的盒子十分精美,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他们制作的漆盒形态各异,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又用彩漆描绘出绚丽的纹饰,表达了楚人的浪漫情怀和瑰丽奇伟的艺术想象力。“买椟还珠”这个成语的本意是说那个买盒子的郑国人取舍不当,但现在看来此人很有眼光,懂得欣赏漆盒的艺术。

文物小百科

漆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手工艺产品,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中就出现了漆碗。漆器制作工艺在战国和秦汉时期达到顶峰,除了以木为胎,也使用竹、麻、藤、皮等原料。漆木器的颜色主要为红黑两色,将漆涂在木胎之上,除了美观之外,还有防水防腐的功能。在瓷器普及之前,漆器是主要的日用品类型,有形态各异的储物盒、梳妆盒、酒杯、盘、壶等用具,也有乐器、装饰品和镇墓兽等器型。曾侯乙墓中的漆木器在地下长期被水浸泡,隔绝了空气,得以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如新,使我们得以目睹先秦时期漆木工艺的风采。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长20.1cm,宽12.5cm,高16.5cm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因外形酷似鸳鸯得名。头部与身体分别雕刻,以榫卯结构相接,头部可以360度旋转,通体黑漆为底,遍身施以彩绘。背部有盖可以打开,内部可以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