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二

联想二

餐桌别有洞天,可以展示人的秉性、人的境界。一次餐聚,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十之八九。

北大校长蒋梦麟说起他和陈独秀吃饭时的共同特点:我们两个人有一个相似的习惯,在参加筵席宴会的时候,一坐下来,总爱把冷盘或第一、二道菜尽量地吃。等到好菜上来时,我们已经吃饱了,所以大家说笑话,称我们这两个急性子“同病相怜”。

汪曾祺在一篇回忆哲学大家金岳霖的文章中说: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有一篇文章记述老舍待人处事的细节。无论是出版社的编辑还是人艺的工作人员到老舍家办事,常被老舍约在开饭之前的个把钟头。简单说完事情,老舍会十分自然地起身说:走,吃饭去。边走边聊,只几分钟就到了他家东边儿的鲁菜头把交椅——萃华楼饭庄。一进门他就会对迎上前来的服务员说,弄点“着吃的”。服务员心领神会,必有一道红烧肘子。那个年代,谁的肚子都缺油水儿,老舍的举动常让客人暖彻周身。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普通人家难得吃上肘子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