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三
2025年08月10日
联想三
烹饪是吃功夫的手艺。孔夫子有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朱自冶是作家陆文夫《美食家》小说中的吃货主角。他每天清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闻名苏州的“朱鸿兴面店”吃一碗头汤面。这碗面太有讲究了,有无数的做法和吃法: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放蒜叶)、重油、重面轻浇、重浇轻面、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说了这么半天,其实就是一碗面条,在厨师手里就能如此千变万化,可想而知,大菜该是多么繁复考究。
唐鲁孙曾撰文介绍香港复制过一桌满汉全席,共12人享用,一吃就是48小时。菜品需要两天4顿才能上完。光是熊掌就得小火慢炖三天三夜。70道大菜由22位名厨上灶,仅是采买就用了3个月时间。其情其景定会让人叹为观止,但这种铺排和挑费不知该是得到摇头还是点头。
有膳食营养专家计算过,以中国人的人均寿命计算,人的一生会摄入食物29~39吨。这个数字够庞大,但比这个数字更丰富的是人类每时每刻产生的吃喝话题和吃喝感悟。
原载《中华儿女》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