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杀手——服装款式心理透视

大学生杀手——服装款式心理透视

1948年12月,埃德蒙·埃米尔·肯珀出生在美国加州伯班克,他的家庭弥漫着不合的气息,肯珀的父母经常三天两头打架,并最终分居,肯珀还有两个妹妹。由于家庭的缘故,他的两个妹妹沉默寡言,从来不说话,而肯珀却对死亡和杀人很感兴趣。

肯珀的父母分居之后,他随母亲居住,因为他对很多暴力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肯珀的母亲认为他是一个怪人,并将他送到一个独立的农场和他的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在肯珀16岁那年,他杀死了自己的外祖父母,原因是他想尝试一下杀人是一种什么感觉。

肯珀由于杀害外祖父母的犯罪行为被逮起来之后,心理医生认为肯珀性格有问题,属于被动攻击型人格。因此,肯珀被关在一家州立医院进行治疗。五年之后,法院不顾心理医生的劝阻,将肯珀从医院放了出来,交给他的母亲照顾。

很显然,肯珀的母亲并不喜欢这个杀害了她父母的孩子,她经常冷嘲热讽地诋毁和辱骂肯珀,致使肯珀很少待在家里。那时候,21岁的肯珀身高两米多,体重三百磅,他就像一个巨人一样,整天开着车在高速路上漫无目的地行驶,并且不时地让单身女性搭自己的便车。

1972年5月,肯珀劫持了两名搭他车的弗雷斯洛州立大学的女学生,将这两名女大学生带到偏僻的峡谷之后,肯珀用刀刺死了她们,并将她们的尸体带回了自己的家中。在家中,肯珀肢解了这两名女大学生,还非常满意地为自己的作品拍照留念了。之后,肯珀将肢解的尸体埋在一座荒山上,留下她们的头颅供自己把玩。

此后的一段时间,肯珀又陆陆续续杀害了四名大学生,这些大学生都是因为搭肯珀的便车而被绑架和杀害的,手段和之前杀害两名女大学生时所采用的手段一样残忍。在杀害其中一名女大学生之后,肯珀还将这名女大学生的头颅埋在母亲家的院子里,让这个头颅盯着母亲家的窗户。

在1973年的复活节,肯珀用锤子打碎了自己母亲的头颅,并且将割下来的母亲的喉咙扔进了垃圾桶里。之所以要单独割下母亲的喉咙并扔进垃圾桶,肯珀解释说,母亲对他大声吼叫和辱骂了若干年,那个地方(垃圾桶)才是它应该待的地方。

杀死母亲之后,肯珀又以邀请母亲的朋友来吃一顿美味的早餐为借口,杀死了母亲的这位朋友。开车出逃之前,肯珀在桌子上给当地的警方写了一张纸条,内容是,他杀害别人时下手很快,被害的人生前并没有受多大痛苦,并且要警方一定要相信他。

后来,在逃到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后,肯珀用路边的公用电话告诉警方,声称自己就是警方一直追捕的那个“大学生杀手”。一开始,警方一直认为是有人在搞恶作剧,直到肯珀打了很多次电话之后,科罗拉多警方才相信他。

在法庭上,当法官质问肯珀的杀人动机时,肯珀大声地承认,死者们在活着的时候对他很冷漠,但是这些人只要死了,就会完完全全属于他。法医经过鉴定,发现肯珀并没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他必须为8起谋杀案负责。法院判处肯珀终身监禁,并且不得假释,但是肯珀请求希望自己能被折磨致死。

在对肯珀进行心理分析的时候,心理专家发现,肯珀智商很高,态度冷静,说话轻声细语,只有在回忆到母亲的时候,肯珀说话才会带有感情色彩,别的时候他都表现得特别正常。他曾看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哪怕是在骗女孩子上车的时候,肯珀都会看一下自己的手表,仿佛是在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让这名女孩子搭便车。肯珀的这个动作会立马让女孩子放松下来,因为在她们的意识中,忙碌的男人是不会谋害她们的。

同时,肯珀偏爱套装型的西装,不管是什么时候,他总是穿得很正式和一丝不苟,用肯珀自己的话说,从小母亲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和没有价值的人,身上的西装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很成功,自己有非常大的存在价值。还有,肯珀描述说,每次穿上正式的西装时都会让他觉得办事必须注重效率,就像他杀人一样,会一刀毙命,不会留太多让被害人承受痛苦的时间。

心理学家最后对肯珀行为的研究结论是,肯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摆脱强势的母亲,他穿正式的西装,是为了否定母亲对自己毫无价值和一无是处的判断,他杀女大学生的行为是为了向母亲证明,并不是没人看得上他,而是有很多女大学生属于他。

知识

从肯珀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肯珀存在对自己服饰偏好的现象。从小就被母亲认为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的肯珀偏爱正式的西装,在他看来,穿上西装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和忙碌感,也会让他办事更加有效率,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服饰真的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吗?本节将讨论不同服饰给人的心理感受。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在生活中,每个人所偏爱的衣服是不一样的,但是穿相同衣服的人似乎在气质上和性格上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通过服饰的款式我们也能透视一个人的心理。

以下几种服饰的款式就代表了不同的几类人:

第一种:套装型。这里的套装对男士来说就是西装,对女性来说就是套裙或者女士西装。偏爱这种服装款式的人一般做事有系统性、有条不紊,事业永远排在他们心目中的第一位。他们认为正式的服饰是事业的一部分,同时一穿上正式的套装,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正处于工作的状态,会让他们更加斗志昂扬。这种服饰就是上面案例中肯珀所偏爱的。

第二种:潮流型。穿着潮流款式的人群一般站在潮流的前沿,他们从不看重自己到底适合穿什么,而是看重今天流行的是什么。选择这种打扮的人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个性,也没有什么优点,他们要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只能通过穿着特别的方式来突出自己,他们自尊心普遍比较强,渴望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这类人情绪波动非常大,大多数都具有朝秦暮楚的个性,不守本分。其实和这种人相处最容易,就是不断地赞美他们,他们会在别人的赞美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第三种:运动型。经常穿着或者是偏爱运动型服装的人一般精力比较充沛,他们办事积极主动,比较喜欢运动。这种人很有毅力和恒心,一旦下定决心去干什么事情,就会坚持到底。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也不会气馁,而是会很快地振作起来,迎接新的挑战。所以,穿着运动型的人一般很值得信赖。

第四种:舒服型。舒服型的衣服有T恤衫、牛仔等,这些衣服比较休闲和随便,偏爱这种款式服饰的人不挑剔,一般对衣食住行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他们的优点是顺从人意,绝对不会给人添麻烦,脾气比较随和,和绝大多数人都能友好相处。但是,缺点是缺乏自己的主见,生活有些懒散,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

第五种:名牌型。天生喜欢名牌,不是名牌绝不穿的人,一般分为两种人:第一种人家里比较富有,从小就娇生惯养;另一种人是故意装有钱人,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富有。这两种人一般自尊心都比较强烈,非常爱面子,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看起来很不在乎钱,但其实他们骨子里最看重的就是金钱,因为是金钱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这种人也特别的现实。他们多是典型的物质崇拜者。

除了上面款式的分类之外,还有另一种款式的分类:

第一类:经常穿着旧衣服的人。这里指的是有人即使物质条件充裕了,还是喜欢穿旧衣服,这说明他们十分怀旧,十分珍惜劳动成果。这种人一般在面对困难时很有毅力,绝对不会妥协,更不会怨天尤人,但是,他们常常缺乏创新和开拓的意识。

第二类: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服装款式的人。这种人一般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独立性比较强,有超人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并且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毅力。他们一旦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会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魄力。

第三类:偏爱同一款式服饰的人,他们性格一般比较直率和爽朗,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强的自信心。这种人做事态度很端正,是非分明,行事果断,对所做的事情负责任,很讲哥们义气,很看重承诺。但是这种人一般都清高自傲,自我意识比较强,一旦自己决定一件事情,很少有人能改变他们的立场。

第四类:喜欢频繁更换衣服款式的人。这里多指的是女性,这类人普遍太过于炫耀和张扬,有点三心二意,办事没有耐心,对别人特别挑剔,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同时,她们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往往显得不够真诚。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以下两种截然相反的穿衣款式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种:无袖汗衫PK长袖衬衣

一般来说,喜欢穿着无袖汗衫的人性格比较奔放、豪迈,他们对人十分随和、亲切。这种人一般目标不大,看重眼前利益,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他们办事率性而为,不墨守成规,喜欢突破和创新,但是他们也常常我行我素,以个人的好恶来评判一切。当触及到他们利益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得很不近人情。

偏爱穿长袖衬衣的人个性比较传统守旧,为人处世喜欢循规蹈矩。这种人一般对新事物持排斥的态度,缺乏创新的精神,而且还喜欢争名逐利,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很高。但是,这种人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比较强,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也会有一番作为。他们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言谈举止都很讲究和庄重,所以这类人很受别人的尊重。

第二种:宽松衣PK紧身衣

偏爱宽松衣服的人性格通常都比较内向,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相处,朋友也特别少。这种人大多数都比较孤独,不能接受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事缺乏信心和魄力,但他们往往非常有见解;偏爱穿紧身衣的人性格比较开朗,最不愿意受约束,常常有逆反心理,但是这种逆反往往会被世俗势力挫败。这类人办事情比较干净利落,非常富有同情心。通过对服饰款式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应该学会:

一方面,对于别人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比较喜欢的衣服款式,间接地了解这些人的性情和心理,有助于你和别人更好地相处。但是,我们也不能将这种通过衣服的款式来了解别人性情的方法看作是了解他人的主要手段,否则容易将我们引入歧途。

另一方面,对于你自己来说,即使你的衣服不是每天都洗,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争取每天都更换一下,两套衣服轮流穿一周比一套衣服连着穿三天会更让人觉得你整洁、有条理,也会给你在朋友中的印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