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尔沃基的杀人狂徒——对变态者的心理透视

密尔沃基的杀人狂徒——对变态者的心理透视

1960年,杰弗里·达默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最大的城市——密尔沃基。达默从十岁时就开始拿动物做实验,他不止一次在家里砍下老鼠的头,抽出鸡的骨头,并且用木桩和支架支起狗的头进行解剖。

在达默18岁的时候,父母因为分居而经常不回家,只有达默一个人待在家里。有一天,达默遇到了徒步旅行的一个驴友。以邀请驴友到自己家里参观和喝酒为名,达默将这位驴友骗到了自己的家里。当参观和饮酒结束之后,在驴友离开达默家里的时候,达默用哑铃从背后袭击了这位驴友。杀害这位驴友之后,达默对他进行了分尸,然后将他的尸体藏了起来。

因为没有人报案,也没有人发现驴友的尸体,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达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竟然前往大学去求学,学校生活并没有给达默带来多大的乐趣,他又决定从军,并且和部队签署了一份长达六年的契约。

在从军两年之后,达默因为自己酗酒的毛病而被美国陆军开除。1982年,达默来到了自己外祖母的独立地下室居住,他还先后找了两份工作,但是在工作期间,达默一直酗酒,并且拿动物的尸体“做实验”。

在从1987年秋天到1988年夏天的半年时间里,密尔沃基地区先后有三名年轻的男子失踪。这三名男子的尸体后来被人发现并且报案。这时,密尔沃基地区的警方才注意到,自己的管辖区内可能存在一个非常凶残的杀人狂徒。其实,这三名男子就是达默从同性恋的酒吧里带出来的,他先是将他们迷晕,然后再将他们分尸。

正在警方调查三名男子遇害的案件时,达默又将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骗回家中。他同样先将小男孩麻晕,并且试图性侵他。趁达默不注意,小男孩逃脱了,他跑到街上将自己的遭遇告知了一个正在巡逻的警察。

警察迅速赶到达默的家里,并且制服了他,当时警方并不知道达默就是杀害那三名失踪男子的凶手,他们只是指控达默性侵犯罪。在达默假释等待审判的时期,达默又将第五个人骗到自己的家中。他这次将这名死者分尸之后,留下了他的头颅,达默用开水剔除了头骨上的血肉之后,便开始在这个头颅上作画。

后来,因为性侵犯小孩的罪名,达默被判了一年的监禁。在离开监狱之后,达默杀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1990年到1991年一年的时间里,达默又先后杀死了12个人。警方多次贴出公告,希望公众提供线索,但是一直没有消息。

直到1991年7月22日那天,两名警察正在街上巡逻,这时一个左手戴着手铐的男人急匆匆向他们跑过来,这个男人称自己是刚从一个企图杀死自己的奇怪男人手里逃脱出来的。他将这两名巡逻警察带到了达默的住处,这才使一个杀害了17位受害者的变态凶手落入了法网。

后来,警方在搜查达默的住处时发现了很多被肢解的尸体和头颅,并且在浴室里找到了被悬挂着的骨架。面对警方的询问,达默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说自己曾杀害了至少17名男人和男孩儿。

达默因为自己的罪行被判处终身监禁,最后被自己的狱友杀死在监狱里。

达默死后,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达默的变态心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达默童年的经历对其以后的行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达默的父母经常吵架,并且在分手之后,双双离开了达默。在达默八岁那年,隔壁年长达默好几岁的一个大男孩将达默骗到他的家,并且性虐待了他。

一位达默的初中同学曾经这样评价过达默:“他很迷茫,从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似乎很需要帮助,因为他早晨来学校的时候经常带着一瓶威士忌。”可是,当时并没有人帮助达默,致使达默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开始去社会上闯荡。

从达默所实施的整个犯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心理变态者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移情能力,他们无法体验他人的感情,甚至对最普通的社会责任都置之不理。他们谎话连篇、诡计多端,心里却不会有一丝内疚——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对任何事情上心。正常人对世界的认知多是通过情感实现的,而心理变态者却生活在一个毫无情感的世界。他们的外表也许看起来平和、冷静又很绅士,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无比冷漠的,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美国东海岸有一个非常帅气的年轻人,他肌肉发达,拥有一头金色的头发,眼睛大而有神,总之,每一个见到他的女人都会被他吸引。很多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的女孩都会主动和他约会,并且会主动向他投怀送抱。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外表帅气的年轻人竟是一个杀人恶魔,他将骗到手的姑娘领回去,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强暴和殴打她。之后,这个年轻人会用船带着这个女孩到一百五十海里外的大海上,将女孩抛进海中,然后等着鲨鱼来吃掉她。

后来,面对警方的审讯,这位年轻人还能保持迷人的微笑,一点也不紧张。在外人的眼中,他似乎是一个无辜的良民,但是,只有那些被他伤害过的女孩子才会知道,这个外表友善的人内心是多么的阴暗。

所以,我们不能光凭人的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犯罪嫌疑人不一定是一个满脸横肉和脏话连篇的人,很可能是一个富有魅力、能吸引别人的人。

知识

除了以上这些杀人者的变态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的变态行为还有“露阴癖”,即在公交车上或者在校园里,会有一个男子脱下裤子露出他的下体,看着别人惊慌失措的表情,这种人会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例如,在近期,南京某所大学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露阴癖患者,当同学们正在自习室上自习的时候,这个露阴癖者就会趁机混进去,当看到自习室中女孩子比较多的时候,这名男子就会立马脱掉裤子。面对这种情景,很多女孩子都给吓哭了。

性心理学家指出,女生所遭遇的露阴癖患者身上都存在典型的心理疾病。这种性骚扰的行为,应该坚决反对。因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性所具有的修饰感、神秘感和美感,而且还会对女性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作为女性,要警惕以下七种常见的心理变态行为:

第一种:同性之间超乎寻常的爱慕接触和肉体亲昵。这种行为在男性和女性之间都会发生,也就是同性恋的表现。同性恋者虽然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甚至已经得到很多国家法律的认可,但是,同性恋者是当下艾滋病传染的高危人群,所以对同性恋者之间的肉体接触和亲昵行为要注意防范。

第二种:以收集女性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性欲。这种人喜欢搜集女性的内裤、胸罩、内衣等物品,他们通过亲吻、玩弄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畸形兴趣和欲望。这种人被称为“恋物癖”患者。

第三种:通过向异性展示自己的生殖器来获得性满足。这种人并不追求和异性发生关系,而是在异性面前脱自己的裤子,展示自己的生殖器。看到异性惊恐的表情,他们就会兴奋。这种人就是“露阴癖”患者。

第四种:通过虐待或者是伤害别人的行为来得到性满足。这种人一般会不断地向性对象施加肉体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折磨,从对方的痛苦中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望和需求。

第五种:通过偷窥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这种人常常会躲到女生厕所或者是女生浴室的周围,通过偷看女性洗澡或者是上厕所来获得性体验。他们同样不谋求能和异性发生正常的性关系,而是通过偷窥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

第六种:通过穿着异性服装来达到性满足。这种人通常将自己打扮成异性,模仿异性的行为并且以异性的身份自居。这种是“异装癖”患者。

第七种:心甘情愿地让对方抽打和鞭挞自己来达到性满足。这种人一般是受虐者,他们会要求对方抽打或者咬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以此来得到肉体和精神方面的满足。

心理学家通过对心理变态者的研究发现:和普通人相比,心理变态者很难通过别人的声音来感知别人的情绪,也不能辨别哪些面部表情带有恐惧情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约瑟夫·纽曼认为,心理变态者的冷酷其实是注意力扭曲导致的。

一旦心理变态者集中注意到某个目标时,他们就会一直“追踪”下去,就好像火车不到站他们就不下车一样。这种高度专注、全速前进的趋势,再加上心理变态者的冲动,就可能导致很可怕的后果。心理变态者一旦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不管中间发生什么意外情况,比如受害者的恳求,等等,他们都会不管不顾,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劲头。

1848年,在美国佛蒙特州,在铁路工地上担任工头的菲尼斯·盖奇,因为一场意外爆炸,一根长度超过90厘米的铁钎从盖奇的左脸穿进去,从头顶部穿出。盖奇漏了半茶杯的脑组织在地上,工友立马将他送到了医院,在做手术的时候,盖奇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术后恢复也很顺利。

然而,等盖奇好了之后,大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出事之前,盖奇是一个机敏、平和、责任心非常强的人,可是现在,盖奇却变得粗暴、迟钝和反复无常。

盖奇的遭遇成了神经科学上的经典案例。这一事件说明,个体行为看起来是由其主观意愿决定的,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生理机制。盖奇头脑损伤之后的表现与一个心理变态者身上所具备的特质存在某种程度的吻合。

人头脑中的杏仁核也是产生情绪的生理机制的一部分。比如人脑中的杏仁核能产生诸如害怕之类的情绪反应。如果将一只猴子的杏仁核损害,这只猴子会径直走向人群而不感到害怕。而“毫无畏惧”这种特质是心理变态者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盖奇和猴子的案例中,有些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变态者的种种古怪行为,归根结底是由某些大脑区域功能失常引起的。所以,对于脑损伤患者来说,不仅要对他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而且对他缺失的情感也要加以注意。

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估计,美国的监狱系统关押着50万心理变态者,还有25万心理变态者在社会上游荡。游荡着的这些变态者,他们目前可能没有犯下严重罪行,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仍会威胁到周围的人。所以,也许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个心理变态者。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对不时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早解决。

通过本节对变态者的心理透视,我们应该明白:

首先,对于性变态的患者,幼年和早年性心理发展中的挫折或冲突与成年后的性变态有着因果关系,所以在孩子性心理发展时期,父母要正确加以引导,当孩子出现不恰当的性取向或者性冲动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其次,一个人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快乐的环境,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个体需要培养自己的宽容心和感恩心。当一个人开始宽容周围人的行为、对别人的付出怀有感激之心的时候,他们也就会少些仇恨,不会肆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