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无名火——强迫患者的心理疾病

校园里的无名火——强迫患者的心理疾病

休斯敦大学是美国比较著名的大学之一,这所大学里聚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上万名学生,休斯敦大学的老师们也是各自领域里的精英。就是在这样一所著名的学校里,曾经发生了一系列的纵火案件。

第一起纵火案发生的地点是学生的公寓。这是一间男生公寓,据案发时同学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显示,刚开始,这间男生公寓的学生都沉浸在欢愉的氛围中,他们高兴地讲述着一天中美好的事情。其中一个学生还用手机拍下其他两个同学的搞笑动作。

忽然,他们中的一个人好像听到门外有动静,就赶紧朝门口走去,当他扭动宿舍门的把手时,发现宿舍的门被锁死了,他又赶紧趴下朝门外看,这个时候,一股火苗蹿了进来,这个同学全身着了火。宿舍的另一个同学赶紧用自己的衣服去扑灭同伴身上的火苗,另一个同学惊呆了,忘记了关闭手里手机的摄影功能,从而拍下了这一幕。

男生宿舍起火的事情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那个被火烧着的男孩子因为伤势过重,还躺在医院里抢救,其他两名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学校方面知道,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立马会引起学生们的骚动,对于这么大的一所学校来说,一旦学生闹事,学校各方面都将瘫痪,他们必须尽快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校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赶紧派人将这起纵火案报告给了驻当地的FBI。

FBI立马组织了小组来调查这起纵火案,他们来到了案发现场,这是一间处于三层的男生公寓,着火的房间是这一排的第三间屋子,屋子里已经被烧得一片狼藉,到处都充斥着煤油的味道,被熏黑的屋顶表明当时的火苗应该很高。因为火是从外边向里面烧的,所以,这间公寓的里面并没有什么线索。

FBI听说着火的时候有人曾用手机拍下了寝室里的情况,就赶紧去找拍下视频的这个学生。根据视频的画面显示,着火的时间大概在凌晨三点多,当时这三个学生正在宿舍玩得很high。被烧伤的同学听到门口的动静之后就朝门口走去,他看到从门缝底下透进来一个人影,由于打不开门,他就趴在地下朝门外看,想弄清楚到底是谁,结果在这个时候,火苗就蹿了进来。

这段视屏里有价值的线索并不多,但是敏锐的FBI还是在经过反复观看之后,察觉到了一些端倪。他们发现,在这个学生走向宿舍门口的时候,他们宿舍的门把手正在转动,很显然,这是有人故意从外面锁这个门。按理说,这个门把手转动一次,宿舍门就会被锁上,可是,这个门把手却转动了三次。

联想到着火宿舍的楼层是第三层,着火宿舍的屋子是第三间,锁门时转动门把手的次数是三次,再看到受伤的是三位学生。FBI的直觉告诉他们:这个纵火的人可能是一个很关注数字“三”的人,而且纵火者很有可能是一个强迫症患者。

正当FBI忙着调查这起学生公寓纵火的案件时,又有一起纵火案发生了。这起纵火案发生的时间在上起公寓纵火案发生的三天之后,起火的地点是学校一位老师的办公室。有人故意在这位老师的办公室放了一个起火装置,这个老师有一个习惯,就是一进办公室就会抽烟,只要他一按打火机,起火装置就会被启动,由于办公室的门被锁了起来,这个老师同样没法跑出去,最后葬身火海。

FBI发现,被害老师遇难那天正好是星期三,这名老师在星期三这天有三节课,他遇害的时间刚好是在准备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又是一个与“三”有密切关系的事件。FBI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推断,凶手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而且对化学装置的研究很深入,因为他能自制起火的装置,并且能控制起火的范围。

同时,FBI确信,这个罪犯还会继续作案,因为他的强迫习惯和纵火的乐趣必将驱使他继续。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出与“三”有关的建筑或者是人,这样才能确定凶手下一次作案的地点和对象,并且FBI推断下次的纵火时间一定又是三天之后,或者是九天之后,在这两天一定要密切观察整个学校的动静。

教师办公室起火的事件之后,全体FBI分为三组进行调查,一组对休斯敦学校的建筑和人进行比对,看有没有与“三”这个数字有密切关系的;另一组着手调查能接触到化学药品、专门研究化学装置的老师和学生;还有一组密切注视学校学生和老师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就立马进行询问。

到了距最近一次纵火案发生的第三天,FBI全体成员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情况,这一天算是平安无事地过去了。紧接着就到了第九天,FBI的直觉告诉他们:凶手一定会在这一天动手,制造第三起纵火案。

从第九天的凌晨起,FBI就对整个学校进行着密切地观察和监视,同时一个女孩的名字也进入了FBI的视线。这个女孩是一个狂热的教徒,最近跟着导师做有关爆炸装置方面的研究,据同宿舍的同学和老师回忆,这个女孩子性格怪异,几乎不怎么和其他同学来往,嘴里经常隐隐有声。可是,当FBI找这个女孩子的时候,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她的踪迹。

快到凌晨三点钟的时候,在学校实验室大楼里,有一部正在运行的电梯正从十几楼慢慢往一楼下降着,这个时候是实验室里加班的研究员们完成实验离开大楼的时间。此时,电梯里面正好有三个人。正当电梯运行到三楼的时候,咚的一声,电梯震动了一下就悬在了半空,这时从电梯的门缝里流进了汽油,三个人紧张极了,他们联想起近日连续发生的两起纵火案,觉得自己在劫难逃了。

这个时候,看到监控录像里出现紧急情况后,FBI迅速赶到了实验室的大楼,当他们赶到三楼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一直在找的那个女孩,也就是前两起纵火案的元凶,她正拿着打火机准备点燃电梯里的汽油。幸好女孩子强迫自己一定要打三下打火机,当她第二次打着的时候,一个FBI特工猛扑过去,夺下了她手中的打火机,从而顺利救出了早已经吓得缩在电梯角落里的三个人。

事实证明,这个纵火的女孩子就是一个狂热的教徒,她是出于错误的理念和信仰才开始了自己疯狂的纵火行为。同时,她也是一个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对数字“三”有着很强烈的反应,只要看到任何有关“三”的人或者物便会有纵火的冲动。而FBI正是通过研究强迫症患者所具有的行为特点,准确地分析凶手的作案特点并破获了此案。

知识

从校园里连续发生的纵火案中,我们发现,正是因为看到录像中凶手转动门锁的次数和每次作案的时间和地点,FBI找出了凶手是强迫症患者的线索。那么,什么是强迫症患者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本节将为大家做详细地说明。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某些想法、冲动、情绪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不必要的,如他们会想“太阳为什么从东方升起”“1加1为什么等于2”“人为什么要吃饭”,等等。虽然患者很想摆脱这些想法,但又摆脱不了,因而十分苦恼。

多数患者为了减轻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便会做出强迫行为,比如反复检查,不断地洗手;为了使自己放心,不断地向别人询问并要求得到保证;做事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出门必须先迈左脚,否则就不吉利;看书时,需要反复地看和写。患者明知很可笑,但不做又会担心。可是做了,又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和工作。对于这一切,患者自身也感到非常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强迫症的人很多:

苗苗是一家医院的护士。一年前,苗苗的姨妈被查出患有癌症,在治疗无果的情况下,她的姨妈不幸离世。因为苗苗和姨妈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姨妈的离开对苗苗打击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走出自己悲伤的情绪。

姨妈离世后没过多久,苗苗就老是担心在医院上班过程中会被传染上癌细胞并因此患癌症。每次下班后,她总是反复地洗手十多次。回到家之后,苗苗全身上下所有的衣服和鞋都需要换掉,因为她害怕会将癌细胞带回家。

尽管科里的医生告诉苗苗,癌症并不是通过传染而导致的。但是,苗苗自己就是不放心。后来发展到在医院不坐别人坐过的椅子,别人不小心碰到了她,她也会不停地洗手,直到她认为洗干净了为止。因为经常不停地洗手,苗苗的手已经变得白生生的,别人看了都会感到非常害怕。

就这样,由于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清洗自己周围的“癌细胞”,苗苗累得疲惫不堪,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为此,科主任曾经严厉地批评了苗苗,家里的老公和孩子也对苗苗怨声载道,苗苗自己感到很委屈,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苗苗的症状就属于一种典型的强迫症,她的举动属于强迫行为,即反复地洗手,认为手接触过的东西都可能带有癌细胞,为了去掉癌细胞,她就需要不停地洗手。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岁到45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二十种疾病之一。强迫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但是主要和个体的心理、所处的社会环境、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常遭遇一些不良的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的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在患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地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具体来说,强迫症患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出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不是外界强加的。

第二,患者很想抵制自己的某种想法或者是某种行为,但结果是徒劳的,也就是说患者至少对自己的某一种想法和行为是无法控制的。

第三,去实施自己的想法会让患者感到很不快乐,但是不实施自己的想法又会致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焦虑和不安。

第四,令人不快的想法或冲动总是反复地出现。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疗法。认知疗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

思维阻断法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设置闹钟铃声的方法,来阻断强迫思维,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以缓解患者的焦虑。

暴露反应预防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鼓励患者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种情境而不产生强迫行为。比如,当患者很怕脏,必须反复洗手以确保自己不会得病时,在暴露反应预防中他就需要在几次治疗中逐步接触自己的汗水、鞋底、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及马桶坐垫而不洗手。要让患者知道,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也将会缓解和消退。

通过对强迫症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必须明白:

一方面,并非每一个重复动作都是强迫症的表现,很多人有在长期生活中养成的某些行为习惯,只要这些习惯没有让他本人感到痛苦,也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那么,这个人的重复动作就不算是一种强迫行为。

另一方面,一旦自己生活中出现了某种奇怪的想法或者是不断重复的行为,而且这种想法和行为的出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对此感到苦恼却又无可奈何,那么就要及时求助于心理治疗师,帮助自己摆脱这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