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考点总结

一、核心考点总结

核心一:应用层协议的功能概述

应用层协议的功能如表6-3所示。

表6-3 应用层协议的功能

核心二:DNS解析过程

递归查询: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采用递归查询。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如图6-18(a)所示。

递归+迭代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步应当向哪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如图6-18(b)所示。

图6-18 DNS解析过程

(a)递归查询;(b)递归+迭代查询

核心三:FTP工作过程

(1)服务器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机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机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机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机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机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是并发执行的。

FTP的两个连接如表6-4所示。

表6-4 FTP的两个连接

核心四:HTTP协议的特点

(1)HTTP是面向事务(Transaction Oriented)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包括文本、声音、图像等各种多媒体文件)的重要基础。

(2)HTTP是面向事务的客户机-服务器协议。

(3)HTTP 1.0协议是无状态的。

(4)HTTP协议本身也是无连接的。

协议具有以下两种工作方式,假设传输N个对象。

(1)非持续连接:每个连接处理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所需的时间是2×N×RTT。

(2)持续连接:万维网服务器在发送响应后仍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条连接,使同一个客户机(浏览器)和该服务器可以继续在这条连接上传送后续的 HTTP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所需的时间是(N+1)×RTT。

核心五:邮件系统

SMTP协议:SMTP采用C/S工作模式,建立在TCP连接上。它采用“推”的通信方式,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及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POP协议:POP3采用C/S工作模式,建立在TCP连接上。它采用“拉”的通信方式,用于用户代理从邮件服务器的用户邮箱中读取邮件。

SMTP 有以下缺点:

(1)SMTP不能传送可执行文件或其他的二进制对象。

(2)SMTP限于传送7位的ASCII码。许多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字,如中文就无法传送。

(3)SMTP服务器会拒绝超过一定长度的邮件。

为了解决SMTP的缺点,提出MIME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