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高亭板梁古村
象岭接骑田,山河气壮;
板溪承白水,源远流长。
作者:刘 润 撰于:明
注:此为板梁村明代刘润公厅老大门联。刘润(1407—1469),字盛德,别号筠坡处士,明赐郎官。郎官,有侍郎、郎中等职。赐郎官,朝廷恩赐的一种“准郎官”荣誉。象岭,板梁后龙山。骑田,五岭之一,在湖南郴县、宜章之间。板溪,板梁村前之河。白水,地名,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故居白水乡。
修身养晦,芳流百世;
输粟赈灾,誉播千秋。
作者:佚 名 撰于:明
注:此为板梁明代刘润公厅承恩堂廊柱联。输粟,指刘润捐米四百担赈济兴宁之事。
丙舍重新庄积墨;
寅窗依旧阁燃藜。
作者:佚 名 撰于:明
注:此为板梁某私家厅联。“丙寅”,一指房屋为丙寅年建造,二指按五行阴阳推算,丙寅属阳,含兴旺之意。
三里候调因惠雨;
十年可读有奇书。
作者:刘绍苏 撰于:清
注:此为板梁清代刘绍苏上厅壁柱联。刘绍苏(1869—1910),字希洵,号璧冈。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科试考取一等第三名,补授廪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录用为支部主事,兼理漕仓司事务。清宣统元年(1909)晋升从四品衔。刘上厅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
耕读安其业;
俭勤宅乃心。
作者:佚 名
注:此为板梁刘禅昌大门联。
幸福须从劳动起;
财富全凭生产来。
百年燕翼惟修德;
万里鹏程在读书。
禄阁家声远;
墨庄世泽长。
居室常怀三苟矣;
齐家当效五之其。
作者:佚 名
注:此四联为板梁某私家厅联。三苟,指苟合、苟完、苟美,典出《论语·子路》。五之其,指“五子登科”。参照《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天地间诗书最贵;
家庭内孝悌为先。
作者:佚 名
注:此为板梁刘友奇厅联。
树德箕裘惟孝友;
传家彝鼎在诗书。
作者:佚 名
注:此为板梁刘绍球厅联。箕裘,《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谓子弟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事业,后以“箕裘”比喻祖上之事业。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罍等礼器。
搜集:王明喜 邝良桃 刘爱廷
绾水藏惠风,化养三村正气;
舒云洒甘露,滋生九畹清香。
作者:王明喜 撰于:当代
注:此为板梁龙泉庙大门联。庙建在接龙桥的象鼻山麓,有村即有庙。龙泉庙即城隍庙,内供奉着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祭祀的重要神灵之一。源于汉民族在上古时代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生活方式,人们把有关农业的神灵综合祭祀,称“八蜡神”(先啬、司啬、农、邮表啜、猫虎、坊、水庸、昆虫)。古代战争频繁,护城壕沟在战争防卫中十分重要。古时护城壕沟有水为“池”,无水为“隍”,人们把八蜡之七的水庸神演化为城隍神。此庙保存尚好。
学承大雅崇三尚;
道致中庸践五常。
作者:王明喜 撰于:当代
注:此为板梁松风私塾大门联。松风私塾,现存的建于清代,位于象鼻山上,保存甚好。
松风入砚,香追翰墨开新卷;
泉韵融岚,翠笼亭台梦旧声。
作者:邝良桃 撰于:当代
注:此为板梁松风私塾小朝门联。作者邝良桃,1962年生,湖南永兴县人。
亭阁有心怀远士;
龙泉无语读芳书。
作者:谭全刚 撰于:当代
注:此为板梁松风私塾小朝门内联。
幽梦三千里;
相思一望中。
作者:廖盛时 撰于:当代
注:此为板梁望夫楼联。望夫楼建在板梁象鼻山头,与龙泉庙、松风私塾构成一组古建筑群。现在所见的亭阁式的望夫楼是2006年重建的。
柳引清溪月;
茶烹古井春。
作者:曹庆华 撰于:当代
注:此为板梁回龙茶轩联。以上十七联载《板梁古村》(2013年10月出版)
象岭苍松邀鹤舞;
板溪明月映龙飞。
作者:廖相栋 撰于:当代
名村何古?看宗祠墙面斑斑,能剥落宋词元曲;
刘姓已兴,忆私塾书声琅琅,曾抬高象岭板溪。
作者:何跃清 撰于:当代
径绕商街,村连古巷,永兴筑造蓬莱街巷;
神来木板,尺合房梁,刘氏屯耕幸福板梁。
作者:李亚兰 撰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