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石马李家村戏台
石丘遇王道不行,因之遍历诸国,讲义息兵,斯世有此人,可作民族楷模,是则是效;
马援率兵将未出,谁肯死于边疆,裹尸还葬,中华宜再振,暂借梨园歌舞,教孝教忠。
泰岳星殒,金将云横,慨孱主误听谗言,致限宋室倾倒;
和畅风停,滂沱雨止,愿上天早施甘澍,洗清岳家冤诬。
世事已如斯,可惜陈大娘有玷名教;
人心不堪问,难怪张先生去讨学钱。
作者:张精彩 撰于:民国
搜集:张浩然
载《中国对联集成·湖南郴州卷(续集)》《湖南对联大典》
原注:第一联:石丘,见《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事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马援,人名,东汉名将。见《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疆,以马革裹尸还。”第二联:首冠“泰和”,泰和,指祁阳“泰和园”戏班。第三联:《张先生讨学钱》乃一地方戏名称,陈大娘、张先生为剧中人物。张精彩(1873—1946),号翚青,湖南蓝山县蓝厚村人。自幼束发受书精研四书五经,对程、朱理学有专门研究。文学渊博、于书法造诣尤深。思想进步,忧国忧民。抗战初期,曾亲送儿孙两代人开赴抗日前线。长孙壮烈牺牲后,虽悲痛至极,仍赋诗鼓励儿子奋勇杀敌:“芦沟肇衅战多年,自尔从戎我少眠。国难未平心未了,尔当尽职奋争先。”搜集者:张浩然(1912—1994),系作者张精彩之三子。1929年去武汉从戎,入湖北黄州军校学习。1938年,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曾几度中弹,受伤致残。后转入长沙后勤部。1944年,长、衡相继沦陷,他随后勤部转至广西、贵州,最后至重庆。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安排在耒阳工作。上述三联是张浩然叔父生前所写《回忆录》中提及的。其文字摘录如下:先父先后在嘉禾珠泉、广发等地设帐授书,我也同往。民国十八年,先父在石马教书。时至暮春,仍未降过透雨,无法春耕,农民焦虑。该村族老倡首从祁阳请来“泰和园”戏班上演岳飞传,借以祈雨。该村系一望族,文化发达,读书人多并有前清举人和廪生。上演之前,一些好事者,将该村新旧学者招聚于学堂,借此考核先父之文墨,限定以该村名“石马”和剧团名“泰和”冠首,结合时局(1928年蒋桂战争)及岳飞遭迫害各书对联一副。先父应允,即席撰写成上述第一、二副对联。
注:此三联载《嘉禾诗文楹联选》《中国对联集成·湖南郴州卷(续集)》。《湖南对联大典》载第一、三联。二者略微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