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咏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 节
春光点缀城乡靓;
彩墨飞扬社稷欣。
作者:王湘廷 撰于:当代
红联万户和谐景;
鞭炮千声幸福歌。
作者:曹国平 撰于:当代
柳占三春,麦垄翠浮开笑靥;
醇香四座,莺唇暖抱饮壶觞。
作者:彭石桂 撰于:当代
元宵节
晴空一镜悬明月;
夜市千灯照碧云。
作者:谭代富 撰于:当代
儿童偏绕花灯躲;
老汉却环谜语行。
作者:陈德华 撰于:当代
北湖水似银,明月一轮衬春色;
南塔灯如昼,祥云万朵闹元宵。
作者:朱精华 撰于:当代
一元复始,万户团圆,今夕抬头春正闹;
源本清清,星灯熠熠,东江剪影水长流。
作者:罗德君 撰于:当代
林邑挹新风,今年禁火祭先烈;
福城承古意,镇日飞花慰祖恩。
作者:谢艳琴 撰于:当代
注:谢艳琴,女,1964年生,湖南资兴市人。
鲜花献墓前,睹物思亲常入梦;
新土培坟上,训言在耳总铭心。
作者:段绩汉 撰于:当代
先人永逝,后辈长铭,寄万缕哀思,焚香祭酒情难尽;
旧俗应除,新风定树,怀千般崇敬,扫墓献花魂亦安。
作者:肖德飞 撰于:当代
凭吊屈原,激励人们兴国志;
追思端午,弘扬传统聚民心。
作者:曹庆华 撰于:当代
粽香郁郁兮,招九域以怀先哲;
假日熙熙也,乐万家而颂小康。
作者:肖六芹 撰于:当代
包肉粽,赛龙舟,又庆端阳思屈子;
读离骚,吟橘颂,重温韵史慰诗魂。
作者:戴培章 撰于:当代
七夕节
河汉千年思鹊渡;
诗书几许伴龙腾。
作者:卢建文 撰于:当代
乡野趣闻,葡萄架下听私语;
天庭神话,银汉桥头诉别情。
作者:何飞文 撰于:当代
注:何飞文,1972年生,湖南资兴市人。
问苏仙何往?若到天桥,请助牛郎捎彩信;
看林邑多娇!因逢盛世,欲教王母下凡尘。
作者:罗德君 撰于:当代
南岭花香,品茶听戏敲诗句;
北湖月满,饮酒猜谜话仲秋。
作者:肖德飞 撰于:当代
摆酒拎壶,苏岭松旁观皓月;
抚花放曲,牡丹亭里奏清音。
作者:谢艳琴 撰于:当代
观那场合,一时柴火通红,户户如斯,大锅熬粽粑,喜获丰收相告慰;
佐其家酒,四处香风弥漫,人人趁此,良夜赏霞月,犹将厚望互依托。
作者:胡平义 撰于:当代
注:此联题中秋节嘉禾农家包粽子的习俗。
红叶秋山彰丽色;
黄花菊酒溢清香。
作者:缪其明 撰于:当代
苏岭登高,老人不减当年勇;
晚霞焕彩,妙笔续吟时代诗。
作者:欧阳政取 撰于:当代
望远登高,有新露微凉,归鸿一字;
追思怀古,正茱萸遍插,月色三更。
作者:唐秋莲 撰于:当代
注:唐秋莲,女,1970年生,湖南衡南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