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废品”老板
第三章 收“废品”老板
与其说“黄牛”翻身了,那么这个“收废品”的他和我是小学、初中时的同学,如何又能在“六万到八万每平方米”的深圳置房呢?那一年,我见到他时,他是抱着他一岁的“儿子”。
二十年后再见他时,他儿子已开着“宝马”车订婚了。他又是怎样在深圳立足、经商、致富的呢?
在我与他聊天时,又听起别的同学说起他时,听他在我们“同学微信群”中的说话细节时,我细细梳理他的发家史,原来是这样的。
那一年,他在家种田、种地、养猪,经济来源非常少,眼看着身边的亲戚、朋友好多外出打工,于是他和他老婆商量决定,也跟着他的小舅子去深圳打工,那时他听说他小舅子在深圳收废品,很有钱赚,于是他卖了些小麦,凑足了路费,去了深圳。
因无技术,也无文化,他只好跟着小舅子,走街串巷收废品,一些居民区的纸箱、工厂拆迁剩下的废品等等都是他收购的对象。这样日子小打小闹,能够勉强维持他的生活。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特别是当时的深圳,在小平的南巡讲话后,更是充当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大量的内地人涌入深圳。当时可以说深圳的改革“如火如茶”。
那时候有的人来去深圳,找不到工作,稍微栖息后,便又跳向另一个城市,大量的人来人往,人去人留,也给深圳留下了大量的生活用品,而那些人离深圳后这些生活用品都成了废品,当时对他来说,与其说的是收废品,还不如说也是捡些废品。
当时的农民工、大学生、青年男女等等人大量的涌入深圳,加上当地的工厂极速的扩张,外来的工厂急速的迁入深圳,深圳又胀膨似的改造、拆迁、兴建等等,这些都会给给深圳留下了超量的垃圾、废品。就这样他靠着捡废品、收废品,几年下来,已经有了些积蓄,也“鸟枪换炮”换掉了收纸箱、废品时的脚蹬三轮车,买了一辆单排座的小货车。
有了小货车后他专门在工厂与工地上收购一些废品。把工厂与工地上收购下来的废品经过分割裁剪、整理,做成半成品,或整理成可利用的成品材料,因收购一些材料无处安放。他又租了一个破旧的厂房,放置这些成品、半成品。把库存的可利用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再高价卖出去。经过几年的“折腾”他拥有了第一筒金。
有了一些钱后,他结交了一些生意上的人与朋友。在“吃喝盛行、贪赂并存、花天酒地的霓虹灯下,他与一些建筑商做成了一些生意。又几年下来,他的小货车变成大货车,自己也拥有了私车,又雇用了十几个人,帮他装货、卸货、整理他收购来的钢材。
在一次同学聚会时,他靠近给我说,他当年租下那个收废品的厂房,现在已经被自己买了下来,连同厂房周边的零散土地也被他长期租赁下来了。那个厂房被他从新改建与加固后再高价转租给别人,现在租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口袋。随着城市的扩展,他又在租来的零星的土地上建造起了宾馆。又随着公寓房的兴起,他又把一部分宾馆房间改建成公寓房。到了月底的时候,即使是他在打麻将的时候,也会有人给他送来房租。
如果说有些人的财富,主要来源于时代的发展,融入了时代的需求。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那背后必有一些奋斗的故事,他们也必有一些过人的智慧。我想说的是下面这两位是怎样在时代的大潮中,抓住那时代的浪花乘风破浪的呢?
下面这两位,一位是理发师,一个位是麻辣汤小店的店主,他们又是怎样在大上海这个地方有车有房,又拥有几家连锁店呢?
这些人的小故事、小经历、小致富确确实实发生在我的身边,确确实实!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位理发师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