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河西走廊珍稀濒危植物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HEXI CORRIDOR

珍稀濒危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生态产业、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西走廊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狭长走廊,介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东起乌鞘岭与永登相接,西至敦煌哈拉湖以西的古玉门关一带与新疆毗连;南侧为祁连山脉,接壤青海;北侧以马鬃、龙首、合黎诸山连接内蒙古,呈现西北至东南方向狭长的走廊形状。走廊内富集了雪山、冰川、森林、草原、丹霞、湿地、沙漠等多种地质地貌,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繁多,既有草原化荒漠野生植物,如四合木、短芒披碱草群落、梭梭等,又有典型荒漠植被,如沙拐枣、沙生柽柳、革苞菊等。这些珍稀植物既是河西走廊内生物多样性最基本、最有活力的组成成分,也是自然界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开展对河西走廊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对策的研究,使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得到保护和延续,有效扩大其种群数量,发挥其巨大的生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帮助社会各界了解河西走廊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提高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动河西走廊野生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全面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张掖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完成了《河西走廊珍稀濒危植物》编撰和出版。书中收录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4年7月24日原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还未正式发布,仅供参考)中的61个物种和河西走廊稀有并建议列入张掖市级珍稀濒危植物的56个物种,其中有中国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绵刺、革苞菊等7种,中国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四合木、钻天柳等1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发菜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花绿绒蒿、羽叶点地梅、山莨菪等7种,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北驼绒藜、中麻黄、角盘兰、黑紫披碱草等植物30种。全书以图为主,以文辅图,每种植物配有关键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和重点生物特性的文字描述,并对分布环境和资源利用做了简明介绍,可供农林行政执法人员、科研部门、相关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本书共36万字,其中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二章第五十节由汪永洋编写,约15万字;第二章第五十一节至第三章第七十八节由曾万祺编写,约8.5万字;第三章第七十九节至一百一十七节由陈金龙编写,约12.5万字。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局和张掖市林业和草原局领导的全面支持和指导。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得到很多专家学者和基层科研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纰漏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