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一主角?

1.谁是第一主角?

毫无疑问,剧中的主人公是夏洛克,他是第一主角。美国学者E.S.斯托尔(Elmer Edgar Stoll,1874—1959)曾在《彻头彻尾的坏蛋夏洛克》一文中反问,既如此,“为什么莎士比亚却在第四幕结束之前,便把他的主人公从剧中赶出去了呢?这是一种他自此以后再没有重复使用过的花招——我认为,这是他无法把握的花招”。他还说:“吝啬鬼、高利贷者、犹太人——这三者自古以来便是大众厌恶和嘲笑的对象,无论生活中还是舞台上,均如此。把三者融于一身,是莎士比亚时代无论剧中还是‘性格'刻画上的一种定规:在大众想象中,一个高利贷者是个长着鹰钩鼻子的卑鄙的吝啬鬼。因而,这便成为夏洛克和马洛笔下那脖子细长的怪物,即马耳他的犹太人巴拉巴斯那众所公认的原型。”

如前所述,夏洛克这个人物,以及巴萨尼奥向波西亚求婚,被视为这出戏的主要卖点。该剧以“威尼斯的犹太人”作为一个可替换的剧名,则是对当时最卖座的诗人、剧作家马洛的《马耳他的犹太人》的呼应或挑战。可这跟同样是“威尼斯商人”的安东尼奥有什么关系呢?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还真找不出另一个人物像安东尼奥这样,在剧名中标出“威尼斯商人”,却在剧中几乎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小角色:若按戏份儿的多少来分,最多的是波西亚,其次是夏洛克,然后是巴萨尼奥,安东尼奥的台词甚至不及他的朋友格拉西安诺、洛伦佐有特色。或许只有一种可能,即莎士比亚故意要以隐笔来写一个像他这样的基督徒商人。

《威尼斯商人》自问世以来,一直争议性极大,在莎翁作品中,仅次于《哈姆雷特》。主要争议点有三:一是夏洛克作为一个反派犹太人,他到底是天生来的邪恶,还是因为一再遭受压迫、歧视才被迫疯狂复仇?二是这出戏通过夏洛克剧传达的意涵,到底是反犹太人,还是同情他们?三则是安东尼奥肯为巴萨尼奥追求富家女立下人肉借约,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到底出于友谊,还是暧昧?最后一点并不十分重要,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经常用“神圣的友谊”(Godlike amity,i.e.divine friendship)来形容男人之间的友谊。在剧中,莎士比亚只是自然地让洛伦佐以此称赞波西亚肯为丈夫最好的朋友分忧。若非如此,会是莎士比亚把他自己与南安普顿伯爵之间的情感暧昧,折射到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谊上?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