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丹田的证明
姬佛光新淘来的这些书,非常杂乱。许多书没有封皮,甚至还有几册半本书。菩提达摩明白这是姬佛光专门为他淘来的书,分外珍贵。他先进行通读,经常读得他头昏眼花。通读过后,他放下书本,静下心来开始回顾。这时候他打坐在山洞里,闭上眼睛仅凭回忆,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梳理。
菩提达摩发现,中国人永远牢记以人为本,讲什么都与人联系起来。
这些书籍不约而同都在讲,有两个宇宙,天上有一个大宇宙,人体内有一个小宇宙。两个宇宙虽然有大小之分,但运行的原理却一模一样,并且可以肯定地说,两个宇宙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人大天”这三个字之间,就有了有趣的解释。
人字不出头仍然为人。这就是人的小宇宙。人字一出头就成了大字。人伟大起来,顶天立地,人就成了天。这天,就是大宇宙。
大部分有关天象的书,如果要讲大宇宙,全都先讲斗母星。斗母星像一个序言。这一个斗母星呈蛋圆形,又像一个口袋,留有长长的袋口。袋口细长,束缚起来又像通往斗母星内部的通道。有人就解释说,这一个细细长长的通道,就是女人的阴道。于是,又说整个斗母星如同女人的子宫。
斗母星又是中国道家崇拜的女神,也可以叫母亲星。
斗母星主管人类的生育和繁衍。于是,这斗母星就和女性紧密相连起来。中医讲这斗母星直接影响女性月经的发生,以及生育的周期。并且详细来讲,在女性来月经的前三天,斗母星就会对女人输送真气,使月经来潮。月经过后,又帮助女性受孕和生产。
在一本破旧的中医书里,把决定人生老病死的东西叫天癸,认为女性的周期永远为七,男性的周期永远为八。天癸是什么?就是一种水的形象,是指天上的星星输送给人的生命之水,并且无比神秘地说,每个人都有相对应的星星,人人各不相同。
迈过斗母星,这才开始讲银河系。中国古人认为,这银河系是人类的故乡,芸芸众生都从银河系而来。每一个生命如同离家出走的游子,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故乡。这呼吸和吐纳就是游子和故乡之间的联系方式。
在庞大的银河系里,生存着无数的星星。中国人将这些大面积闪闪发光的星星,划分成了三个部分,也可以叫三个星群,也可以叫三个天区。中国人完全地比画着人类的生活形态,来区分和演绎天上的星群。
这三大星群就叫三垣,具体叫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什么叫垣?垣本义指低矮的围墙。中国人把银河系里发着白光的雾状形象体,叫作垣,其实也是一个比喻。于是,这三个垣就如同围起来的三个村子,或者就叫三个城区。星星在自己的垣里活动和运转,相对来说就形成了结构的体系。
太微垣在宇宙太空的中心,有一点城市中心的味道。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共有二十个星座,正星七十八颗,增星一百颗。
天市垣如同天上的市场,热闹又繁忙。它是三垣的下垣,位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共有十九个星座,正星八十七颗,增星一百七十三颗。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也叫作紫微宫,完全比拟天上皇宫的意思。紫微垣以北极为中枢,东北两厢共有十五颗星来护卫。还有三十七个星座,正星一百六十三颗,增星一百八十一颗。
达摩觉得无论是否计算得精确,中国古人在夜观天象时候,还能如此认真地计算和记载下来,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就这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研究,由点到面、由浅及深地分析和观察,这种耐心,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人吃惊也同时让人感动。
看起来,一个民族文化的诞生和建设,以及不断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心血浇灌和凝聚起来的精华和结晶。
菩提达摩发现,在中国的天象学里,七政七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概念。
七政七星是太阳、月亮、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古人认为,这七政七星对人体生命的健康影响最大。实用主义哲学在这里又放射出了光芒。中国人拟人化比喻,这七政七星如同天空中的朝中大官和大臣,共同管理宇宙空间,同时又分别管理人的生命。
太阳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和少阳。太阳发出来的光和气最为强烈,次之为阳明,再次之为少阳。这三阳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为人体输送阳气,归入人体的太阳穴、膀胱、小肠来接收。而且从时间上排列,也有区别和差异,仍然以午时最为强烈。因为这时候,我们相对来说距离太阳最近。
月亮发出来的真气为大阴之气。与之相对应的,次之为厥阴,再次之为少阴。月亮发出来的三阴之气,通常通过人的肝脏、脾脏和肺脏来接收。三阴一直为我们输送阴气,仍然以子夜最为强烈。因为这时候,相对来说我们距离月亮最近。
这就从阴阳里边,又化出了三阴和三阳。
木星为我们的肝胆输送真气和精气。
火星负责为我们的心脏输送真气和精气。
土星为我们的胃和脾输送真气和精气。
金星为我们的肺脏输送真气和精气。
水星为我们的肾脏输送真气和精气。
接着,这就扯出了五行。五行几乎无处不在。木对木,金对金,水对水等。天上的五行,又对应人体的五行。
关于五行,姬佛光上次只是对达摩随口说到,并没有深入。这以后达摩细读阴阳五行,才发现几乎是遍地开花,无处不五行。特别是相生相克的道理,让人信服。
其实阴阳五行,可以分为阴阳和五行两个概念,然而两者又相辅相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必兼五行。古人认为,天上五行,地上五行,人体五行,是相互串联互为影响的。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五行: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支五行: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干支五行: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复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松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看完这一切,达摩这才明白,阴阳虽然有三阴三阳之说,往具体处讲,毕竟是虚的,不容易理解和对照。于是,五行应运而生。五行实际上是阴阳的存在形式,由于有了五行,这阴阳才落到了实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处。
但是,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之理,以及五行对于万物生命的普遍对应,就为我们掌握理解所有的生命关系提供了一个坐标,甚至可以说提供了一种格式,或者叫工具。这就是中国文化对于解释天地人三者运行规律的一大创造。
菩提达摩明白,只有阅读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才能找到这个民族的思维形式和过程,甚至是思维方法。找到了这个民族的思维的历史,才能找到这个民族的甚至是个人的性情。性情是一个人心灵的钥匙,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的钥匙。
继而,菩提达摩发现了,在中国天象学甚至中医学里,二十八星宿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人把观察到的南中天的星星分为了二十八个星群。由此可见,中国人善于分类和切割,然后再进行认识、理解和研究。
这就是方法,研究天象的方法。
面对着满天的星星,不着急,不慌张,分成一块一块来梳理、来研究。
先是按照星星们的分布的方位和顺序,分为东西南北四组。分别为东方七宿、南方七宿、西方七宿和北方七宿。每宿为一个星群,大小不等。比如昴宿竟然会有一千多颗星星组成。
这二十八宿的名称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古人观察到,这二十八宿是一个整体结构。如果运转起来,由于方位的关系,完全按照顺序并且进行逆时针运转。这与其他星群进行顺时针运转形成了对比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为我们说明了,宇宙之间的星群是完全一体化进行运转的,互为关联。
当然,这二十八宿也有自己的运转规律和节奏。比如立冬一到,阴极阳生,北方七宿开始工作。中国人仍然把这种工作状态叫作旺相。旺相一词放在这里也非常形象和生动。当北方七宿旺相以后,西方七宿、南方七宿、东方七宿全都停止了旺相。这时候与人体相互对应的肾脏开始和北方七宿一起旺相,一个自然是发射,一个自然是接收。
中国古人在这里突然提出了四灵,使菩提达摩回忆起洛书。这四灵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于北方的灵是玄武,在旺相时玄武如同精灵一样出现,与人体进行气交,为人体输送神秘的灵光。
由于天上的二十八宿是根据季节的不同轮流旺相,就自然形成了顺序。冬天三个月是北方七宿旺相,秋天三个月是西方七宿旺相,夏天三个月是南方七宿旺相,春天三个月是东方七宿旺相。而且这二十八宿又与人体的五脏共同旺相,直接产生了联系。春天是肝脏与东方七宿一起同步旺相;夏天是心脏与南方七宿一起同步旺相;秋天是肺脏与西方七宿一起同步旺相;冬天是肾脏与北方七宿一起同步旺相。而且专门说明,脾脏为土,土性为宽,一年四季都可以旺相。
这二十八宿神奇的地方,在于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对应春夏秋冬,并且按照计划和严密的顺序进行换岗,轮流旺相。而且这是上天安排的客观运转的状态,并不是人为的胡说八道。确实神奇。
不过,也可以尝试着这么理解,斗母星也好,三垣也好,二十八宿也好,在宇宙星空毕竟同属一个整体,有的顺时针运转,必然就有逆时针运转,还是整体在运转。所有星群都在共同遵循整体的运转规律,进行各自的运转。我们人类研究天象,为了方便观察和计算,才想起来把它们分解开,以便于认识和研究。
菩提达摩明白,佛教关心的是众生,研究众生,超度众生,是佛教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和阅读中国经典文化中的天象学,阴阳五行学,甚至中医学,都对自己帮助很大,并且和佛教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佛教讲禅定,通过禅定感知众生,感知天地万物生命。这样,中国的天象学、阴阳五行学和中医学,好像为他提供了一张新的路线图。虽然无须认真遵循,但起码提供了一种参考的可能性。
通过大量阅读,菩提达摩对中国的中医学也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中医学往往不拘泥于具体医学本身,无论是讲医理还是讲药理,处处都讲得很哲学……
中国的古人说,人的性命由两部分组成,性是元神,命是元气。
元神分管人的天性,主要由三魂、七魄、脾的神形和肝的神形组成。仅这些名称听起来就使人觉得神秘,甚至是觉得可怕。因为完全虚无,由无由空的物质来组成。
魂这种东西毕竟肉眼是看不到的,人和机器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人有灵魂。这个灵魂还可以分开来讲,灵相当于元神,魂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三魂了。
三魂,是指一个人有三个魂。
中医讲,肝藏魂。魂就藏在肝里,并且具有人的样子、神态和形象,却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三种真气,只好叫三魂。一般来说三魂完全受元神的控制而运动。并且讲魂才是历劫轮回的种子,为人为鬼是他,为圣为贤是他,为善为恶也是他。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并且具体说当人破胞出生之时,哇的一声,这就是魂入窍了,小婴儿就活了。如果婴儿落地无声,就说明魂还没有入窍,虽然有元性,但不能算活。只有哇地一哭,魂入窍来,婴儿才全了性命。
这三魂,一曰胎光,为太清阳和之气,令人心生清静,绝秽乱之思想,为人延年益寿,主命;二曰爽灵,乃阴气变化而来,属于五行,使人机谋思虑,多生祸福灾害刑事,主财禄;三曰幽精,阴气之杂,属于地,使人好色嗜欲,秽乱贪睡,主灾害。三魂又称三命,胎光常居本属宫宿,爽灵居地府五岳,幽精居水府。这三魂中,爽灵和幽精二魂容易滋生机心与贪欲,令人劳神耗气,致使人精气枯竭。于是呢,这三魂中,胎光是最好的一个,爽灵和幽精惹是生非,尽打横炮。不过这三魂相互克制,各有各的功能,共生共灭。虽然如此善恶分明,但是谁也离不开谁,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达摩看到这里笑起来,这和佛家修行一个道理,同是一心,有善有恶,共存一体,永不分离。去恶行善说着容易,却要一生为之奋斗,丝毫不能够掉以轻心,一旦放松,前功尽弃。
这肺藏内藏有七魄。魄的形象不太好看,想象起来发黑,活像一个阴鬼,但却是力量的源泉。魄力,魄力,就分管着人的力量和生命力,当然也管理人的欲望。由于欲望不同,力量不同,形象也不同,七魄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管这七魄叫尸狗、伏矢、雀阴、臭肺、吞贼、非毒和除秽。
这七魄实际上还是我们这些冠冕堂皇的人,内心里隐藏着的险恶和邪恶之气。
邪恶最有力量,一旦爆发,危害无穷。只不过平常深藏在我们的内心,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非物质,不容易发现。
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如果元神中的胎光发旺,他就统率了七魄,他会严重影响和调动七魄,人就会爆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做出正乾坤立正义的豪横之举,这才叫真正的魄力!
中国人在意识深处,对于正邪和善恶太过纠缠,毕竟这三魂七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拐回来看,还是从生命原理上边讲,魄是借着血气之灵而生。一般来说,人出生之后,七七四十九天,魄才能够长全。而人死以后,也需要七七四十九天,魄才能够灭亡。于是,世俗之人死后,中国人开始祭奠死者,最短的仪礼,也要经过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一定要过罢七七。因为这七七是和逝者的魂魄相关联的,在中国人眼里,一个人的真正死亡,是在逝者七七四十九天以后,这是人的魂魄消散的日子。七七四十九天以后,继魂散之后,魄也散尽了,一个人这才真正是死干净了。
于是,从肝藏魂、肺藏魄又推演开来,人的五脏其实是收藏珍贵财富的仓库。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精……
这就回到了前边讲过的性命。性是元神,命是元气。这就接着又回到了五行,认为这五脏里还收藏着五气,也就是人的元气。一是南方之气,二是北方之气,三是东方之气,四是西方之气,五是中央之气。这五气也还是金木水火土之气,不会是白白的空气,而是人的真气和灵气。
达摩通过看中医书,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中医大都是从学问入手,先讲天象、讲五行,然后再仔细深入,如同剥洋葱,一层层展开。好像有一个分界线,只要开始讲五脏、讲脉络,这才真正进入了医学的具体内容。一旦进入脉络、进入对病理病象的分析,就钻进去出不来了。
于是,达摩便阅读出经验,反正又不学习中医为人切脉治病,只看到这里就打住,重新拐回来,回到学问,回到宏观,甚至一下子又回到天象学上来。达摩一直牢记自己阅读的目的,一个印度人,不可能完全读懂吃透中国所有的经典文化,只是为了梳理,从中寻找到和自己相对应的特别需要的精华部分。
回顾中国古人讲的天象、阴阳五行和中医,真正是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可以说个中滋味奇妙无穷。从斗母星到三垣,从三垣到七政七星,从七政七星到二十八宿,从阴阳五行到阴阳五行……这一切的一切,这天地万物生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生不息,永无穷尽……
菩提达摩心里一动,忽然想起来刚刚翻过的半本老书,上边似有太极器官之说。什么是太极?怎么又是器官?刚才忽略了。菩提达摩动手又把这半本老书找出来,借着油灯来看。这半本老书里又写又画,是说人身上天生有许多接受外来生命发来的真气的器官,这些器官就叫太极器官,并且说人身上太极器官虽然很多,有三处格外突出。这三处都叫丹田。
丹田是什么?什么是丹田?
达摩认真来看,原来丹田如同仓库,专门接受外来生命发来的真气,用以储存。达摩有点激动……
中国古人说人体内有三个丹田:一个在心里,一个在脑里,一个在肚脐。
完全对上了。这就与佛教讲禅定后,去感知万物生命的信息和力量,然后把这些信息和力量存放在体内,道理完全一样。连这存放起来的具体地方,也完全相同。
达摩明白,这就是佐证,是中国经典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一种佐证。
达摩确实有点激动,从庄子那里找到心斋和坐忘以后,这是又一次找到了两种经典文化的相通之处。
虽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甚至没有任何的联系和沟通,但在对宇宙对万物生命的认识之中,在理解认识甚至处理方法上,却能够走到一起……
喝茶,喝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达摩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一兴奋起来就要喝茶。于是,他放下书本,点燃柴火,开始煮茶。
达摩喝的还是广州茶。这些年从来就没有间断,一直有人给他捎来广州的茶叶。只是捎来茶叶,从来没有信件,连一句话也没有捎来过。达摩慢慢理解了这位中国的女子,默默地爱一个人,只管付出,从来就不求回报。
这种爱也是一种修行。
其实人生的修行无处不在。
达摩喝过几碗茶,感觉心神舒坦。这时,他听到了山洞外山坡上的动静。仔细去听,是一个人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向着山洞移动。
过了一会儿,有人就跪在了山洞门口,说:“请求拜见菩提达摩祖师。”
达摩说:“来就来了,进来说话。”
来人走进山洞。在油灯的光晕里,达摩看到一个光头和尚,穿着灰色长袍,肩上挎着一个布兜。来人再次跪下说:“谢过祖师。”
达摩摆摆手说:“都是出家人,不必行礼。”
来人缓缓站起来说:“其实我躲在这山里已经两天了。知道祖师不见客,这才硬闯过来,请祖师原谅。”
达摩问:“在哪儿出家?”
来人说:“从嵩山往西走三百里,陕州熊耳山下的定林寺。我是定林寺住持不空,受定林寺僧众委托,前来拜见祖师。”
达摩说:“不空法师远道而来,有事就说,不要客气。”
不空说:“定林寺是民间老百姓建造的寺院,我们没有靠山。我这个住持也是僧众推选出来的,也没有出处和依靠,连我这个法名也是自己起的,何时能空?只是一个追求,可能今生今世也达不到这种境界,干脆就叫不空。”
达摩说:“法名很好,不说大话。”
不空说:“我也曾经到洛阳各大寺院请法师来给我们说法讲经,没有人理睬。半年前派出弟子来到少林寺,抄录了《二入四行论》,如今已经是镇寺经卷。此行不空来请祖师前去说法讲经。我也知道祖师不可能去。如不能去,见见祖师,回去传达给僧众,也很满足。”
达摩说:“你坐下吧。我记下了。从这里往西三百里,陕州熊耳山下定林寺。只是我这里只有水喝,没有饭吃。”
不空放下布兜说:“没事,我带着干粮。”
达摩说:“天晚了,你就住在这山洞里,明天再走。”
不空转身吹灭油灯时,看到有狼正在山洞外逡巡。不空有点紧张,伸手去指。
达摩说:“别紧张,它们和我很熟。”
达摩准备休息,打坐在垫子上。不空也连忙盘起双腿,打坐在祖师身边。
达摩双手合十,正要闭眼,忽然说:“不空法师,我答应你,只是时间不能够确定。我先答应你。”
不空意外惊喜,千恩万谢正要开口说话,看到达摩祖师已经入定,话到嘴边没敢开口。
夜色朦胧。不空抬眼望出洞外,那只狼也已经半躺半卧在洞外,也好像在禅坐。
山风吹过,远处有松林摇荡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