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岁灵仙寺碑之一

104.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岁灵仙寺碑之一

【注】修建灵仙寺碑位于黄姚镇古禄村仙殿顶灵仙寺,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岁立。碑高65厘米,宽52厘米。

其序文曰:“尝思,佛入国中,初自唐皇。寺建列邦,始至汉代。俾令梓童训示,创修寺院以为功。绅耆钦崇,布敷万方,皆有赖缅。维吾乡西有一山之高崇,地接连天,原属文化(里)之龙祖。一隅两山,清流一水。登此,别有洞天。仙人说法于斯,顾名曰:仙殿。皆作三里之保障,斯遗万代之观瞻。所以前朝父老,当代绅民,崇祀七仙娘娘,安奉真武。固已有求必应,无叩弗灵。仅存一炉一像,何无处身之所。或祷或酧,士庶迢遥,难免揭宿。是以爰集同侪,商量美举。欲为建修一座,扶卫三里。忖思工费浩大。寸胶难以澄河。众擎易举。倡者固宜踊跃,和者更望轩鼚。捐缠腰之贯,福地多培。解杖头之绵,栋宇易置。择吉兴工,取材起造。将见庙貌聿新,立当告竣。勒石铭碑,然后知诸君之功德靡涯,万古之芳名不朽。岂不足报鸿恩之无穷,邀神灵之默佑也哉。是为序。”

附题跋:“尝思,神有寺而显灵。寺由人而修葺。兹今始建此于高山,但恐野火焚山之患。是以将捐项抽出花银三大元,付交与古碌首事黄汝宁、合寨等,收贮出息。预备递年七月七日,乃系七仙娘娘诞期,祭祀之用。同将寺中前后左右草木割开,以避焚山之患。人神共乐,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