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绍南先生墓碑
2025年10月14日
002.蔡绍南先生墓碑

【注】此墓碑位于昭平县富罗镇砂子村僚头寨飞凤山,民国十一年(1922)国民政府立。主碑高98厘米,宽98厘米。
蔡绍南(1865~1910),字秉章,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蔡绍南幼时天资聪慧,青年时期赴湖南求学,后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庶务,刘道一被推举为书记、干事,蔡绍南为“分任联络防营,布(部)署会党”19人中的第二名,是第一批同盟会会员。1905年夏,受中国同盟会总部黄兴委派,蔡绍南与刘道一、彭邦栋等人回国领导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也是太平天国之后的最大武装起义。起义是以萍乡(安源)煤矿矿工6000人为主力,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最早记录。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枪,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起义失败后,蔡绍南潜往广西昭平县樟木林镇一带隐姓埋名,以帮工和看风水为生。1910年7月13日病逝,时年45岁。主碑刻“蔡绍南先生墓”,主联为“先生留气节;大地焕文章”。旁联为“千秋侠骨埋昭岭;万里英魂返豫章”。碑头刻“高山永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