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是腾讯研究院老年研究的第一步,这个议题刚刚开启,后续可期有更多样视角、更有针对性的探索。这也是我们重新思考个体与家庭问题、反思过往的儿童研究、发掘其中的家庭联系的第一步。
研究孩子是研究社会的未来,而研究老人就是研究我们的未来。在此次老年人微信使用研究中,我们发现,老年人使用微信的一大动机,是想与儿孙联系;年轻人通过教父母用微信,不仅缓解了老人学习难的问题,还加深了两辈的相互理解。此前的儿童上网研究中,我们也发现,那些健康合理上网的儿童,背后常常有着良好的家庭抚育和丰富的线下生活作为支撑,沉迷网络也投射出了一定的家庭教养问题。
对这两类群体的关注中,我们都发现,他们在数字时代遭遇的种种冲击(一方难学会、一方易沉迷),都不是个人层面的问题,而应回到家庭场景中去思考,置于家庭互动中去解决。数字时代,老中青少各代之间的数字鸿沟,也正折射了当下社会不同代际间的代沟和不理解。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反映和激化着家庭矛盾;一个问题的解决,也潜移默化地调适和促进了家庭关系。那么,还有哪些数字时代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背后潜藏着破译它的家庭密码?
数字技术既为儿童与老人带来挑战,同时也成为维系现代家庭关系的一个契机。在这个新科技飞速发展、人口流动持续加剧、家庭结构多样变化的时代,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异地夫妻恋人等,都依赖信息通讯产品、新的线上互动方式,来加深联系。这种方式是重要的、也是不充分的,但无论如何它无可避免。那么,这样的亲子、亲密关系与传统关系有何不同?我们终将如何被改变?技术在其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综上,我们尝试提出“数字家庭”的概念。呼吁未来对数字时代的人的研究,引入更多家庭视角,看到问题的更多面貌、发掘本质;也认为在科技推动生存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的时代,我们的家庭或将走向一种“数字家庭”。数字技术既给家庭成员带来挑战,也成为维系家庭关系的一条新纽带。在这之中,家庭权力结构如何随着数字能力的运用而迁移?家庭关系将随着家庭形态流动而变得更独立还是紧密?我们有必要去思考这种变化的、面向未来的家庭关系。在将来,腾讯研究院会通过更多研究去理解、探索“数字家庭”问题,也热情期待更多志同之士的加入和指点。
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变量,但人心依然恒久。希望我们对技术的探讨,能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希望一个个数字家庭,都能更好地拥抱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