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研究

2.5.1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研究

基于14对微卫星位点研究了11个大王杜鹃自然居群212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居群历史动态等。结果显示,14个位点共检测到236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位点有16.8个等位基因。大王杜鹃在物种水平上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o = 0.424,He = 0.515,I = 1.096,PPB = 94.1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Fst = 0.16245);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内,占83.75%;Mantel 检验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2 = 0.5434,P < 0.050);此外,Structure、UPGMA树和PCoA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大王杜鹃的11个自然居群地理距离较近的群体首先聚为—支,表明地理隔离对于大王杜鹃居群间遗传分化具有明显的影响;瓶颈效应分析显示,大王杜鹃11个居群没有经历过瓶颈效应,GW指数显示大王杜鹃在历史上经历了居群收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