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香谱卷二

陈氏香谱卷二

五香夜刻宣州石刻

穴壶为漏,浮木为箭,自有熊氏以来尚矣。三代两汉,迄今遵用。虽制有工拙,而无以易此。国初得唐朝水秤,作用精巧,与杜牧宣润秤漏颇相符合。其后燕肃龙图守梓州,作莲花漏上进。近又吴僧瑞新创杭、湖等州秤漏,例皆疏略。庆历戊子年,初预班朝,十二月,起居退,宣许百官于朝堂观新秤漏,因得详观而默识焉。始知古今之制,都未精究,盖少第二平水奁,致漏滴之有迟速也。亘古之阙,繇我朝讲求而大备邪?尝率愚短,窃效成法,施于婺、睦二州鼓角楼。熙宁癸丑岁大旱,夏秋泉、冬愆南井泉枯竭,民用艰险。时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晓。又增置五夜香刻如左。

百刻香印

百刻香印,以坚木为之,山梨为上,樟楠次之。其原一寸二分,外经一尺一寸,中心经一寸无余。用有文处分十二界,迴曲其文,横路二十一,里路皆阔一分半,鋔其上,深亦如之。每刻长一寸四分,凡一百刻,通长二百四十寸。每时率二尺,计二百四十寸。凡八刻,三分刻之一。其中近狭处,六晕相属,亥子也,丑寅也,卯辰也,巳午也,未申也,酉戌也,阴尽以至阳也。戌之末则入亥。以上六长晕,各外相连,阳时六皆顺行,自小以入大也,微至著也。其向外长六晕亦相属,子丑也,寅卯也,辰巳也,午未也,申酉也,戌亥也,阳终以入阴也。亥之末则至子。以上六狭处,各内相连,阴时六皆逆行,从大以入小,阴主减也。并无断际,犹环之无端也。每起火,各以其时,大抵起午正,第三路近中是。或起日,出视历日,日出卯初、卯正几刻,故不定断际起火处也。

五更印刻

上印最长,自小雪后,大雪、冬至、小寒后单用。其次有甲、乙、丙、丁四印,并两刻用。

中印最平,自惊蛰后,至春分后单用。秋分同。其前后有戊、己印各一,并单用。

末印最短,自芒种前,及夏至、小暑后单用,其前有庚、辛、壬、癸印,并两刻用。

百刻篆图

百刻香,若以常香,则无准。今用野苏、松球二味相和令匀,贮于新陶器内,旋用。野苏,即荏叶也。中秋前采,曝干,为末,每料十两。松球,即枯松花也。秋末拣其自坠者,曝干,剉去心,为末,每用八两。昔尝撰《香谱》,序百刻香印未详,广德吴正仲制其篆刻,并香法见贶,较之颇精审。非雅才妙思,孰能至是?因刻于石,传诸好事者。熙宁甲寅岁仲春二日,右谏议大夫、知宣城郡沈立题。

定州公库印香

笺香一两、檀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一两、甘松一两、茅香半两、大黄半两。

右杵罗为末,用如常法。凡作印篆,须以杏仁末少许拌香,则不起尘及易出脱,后皆仿此。

和州公库印香

沉香十两、细剉。檀香八两、细到如棋子。零陵香四两、生结香八两、藿香叶四两、焙。甘松四两、去土。草茅香四两、香附子二两、去黑皮,色红。麻黄二两、去根,细剉。甘草二两、粗者细剉。麝香七钱、焰硝半两、乳香二两、头高秤。龙脑七钱。生者尤妙。

右除脑、麝、乳、硝四味别研外,余十味皆焙干,捣细末,盒子盛。之外以纸包裹,仍常置暖处,旋取烧用,切不可泄气阴湿。此香于帏帐中烧之,悠扬作篆,熏之亦妙。别一方与此味数分两皆同,惟脑、麝、焰硝各增一倍。章草香须白茅香乃佳。每香一两,仍入制过甲香半钱。本太守冯公义子宜所制方也。

百刻印香

笺香三两、檀香二两、沉香二两、黄熟香二两、零陵香二两、藿香二两、土草香半两、去土。茅香二两、盆硝半两、丁香半两、制甲香七钱半、一本作七分半。龙脑少许。

右同末之,烧如常法。

资善堂印香

栈香三两、黄熟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叶一两、沉香一两、檀香一两、白茅花香一两、丁香半两、甲香三分、制过。龙脑三钱、麝香三钱。

右件罗细末,用新瓦罐子盛之。昔张全真参(故)[政]传张德远丞相甚爱此香,每一日一盘,篆烟不息。

龙脑印香

檀香十两、沉香十两、茅香一两、黄熟香十两、藿香叶十两、零陵香十两、甲香七两半、盆硝二两半、丁香五两半、栈香三十两。到。

右为细末和匀,烧如常法。

又方沈《谱》。

夹栈香半两、白檀香半两、白茅香二两、藿香一钱、甘松半两、乳香半两、栈香二两、麝香四钱、甲香一钱、龙脑一钱、沉香半两。

右除龙、麝、乳香别研,余皆捣罗细末,拌和令匀,用如常法。

乳檀印香

黄熟香六斤、香附子五两、丁香皮五两、藿香四两、零陵香四两、檀香四两、白芷四两、枣半斤、焙。茅香二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细研。生结香四两。

右捣罗为细末,烧如常法。

供佛印香

栈香一斤、甘松三两、零陵香三两、檀香一两、藿香一两、白芷半两、茅香三钱、甘草三钱、苍龙脑三钱。

右为细末,如常法点烧。

无比印香

零陵香一两、甘草一两、藿香叶一两、香附子一两、茅香二两。蜜汤浸一宿,不可水多,晒干,微炒过。

右为末,每用,先于花模椮紫檀少许,次布香末。

水浮印香

柴灰一升、或纸灰。黄蜡二块。荔支大。

右同入锅内炒,蜡尽为度。每以香末脱印,如常法,将灰于面上摊匀,次裁薄纸,依香印大小衬灰,覆放,敲下,置水盆中,纸沉去,仍轻(来)[手]以纸炷点香。

宝篆香

沉香一两、丁香皮一两、藿香一两、夹栈香二两、甘松半两、甘草半两、零陵香半两、甲香半两、制。紫檀三两、焰硝二分。

右为末和匀,作印时,旋加脑、麝各少许。

香篆一名寿香。

乳香、旱莲草、降真香、沉香、檀香、青布片、烧灰存性。贴水荷叶、瓦松、男儿胎发、一斤。木栎、野蓣、龙脑、少许。麝香、少许。山枣子。

右十四味为末,以山枣子揉和前药,阴干用。烧香时,以玄参末蜜调筯梢上,引烟写字画人物,皆能不散。欲其散时,以车前子末弹于烟上,即散。

又方

歌曰:“乳旱降沉香,檀青贴发山。断松椎栎蓣,脑射腹空间。”每用铜筯引香烟成字,或云入针沙等分,以筯梢夹磁石少许,引烟作篆。

丁公美香篆沈《谱》。

乳香半两、别本一两。水蛭三钱、壬癸虫、即蝌蚪也。郁金一钱、定风草半两、即天麻苗。龙脑少许。

右除龙脑、乳香别研外,余皆为末,然后一处匀和,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用,先以清水湿过手,焚香,烟起时,以湿手按之,任从巧意,手常要湿。歌曰:“乳蛭任风龙郁煎,手炉爇处发祥烟。竹轩清下寂无事,可爱翛然迎昼眠。”

凝和诸香

叶太社旁通香图

四和。百花。花蕊。清真。

丈苑:沉、一两。檀、半两。栈、一钱。甘松、一钱。玄参、二两。丁皮、一钱。麝。二钱。

常科:降真、半两。檀、半两。甘松、半两。枫香、半两。茅香。四两。

芬积:檀、一两。栈、半两。沉、一钱。降真、半两。麝、一钱。脑、一分。甲香。一钱。

清远:茅香、半两。生结、三分。脑、半钱。沉、一分。麝、一钱。檀。半两。

衣香:脑、一钱。零陵、半两。麝、一钱。木香、半两。檀、一钱。藿香、一钱。丁香。半两。

清神:藿香、半两。麝、一钱。脑、一钱。栈、一两。沉。半两。

凝香:麝、一钱。枝、半两。檀、一两半。甲香、一钱。结香、一钱。甘草、一分。脑。一钱。

降真。百和。宝篆。

右为极细末,除宝篆外,并以炼蜜和剂,作饼子,爇如常法。

汉建宁宫中香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四两、零陵香四两、檀香四两、白芷四两、茅香二斤、茴香二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别器研。生结香四两、枣子半斤、焙干。一方入苏合油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爇之。

唐开元宫中方

沉香二两、细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著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茶清浸一宿,炒候干,令无檀香气味。麝香二钱、龙脑二钱、别器研。甲香一钱、法制。马牙硝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或作花子,爇如常法。

宫中香

檀香八两、劈作小片,腊茶清浸一宿,挖出,焙干。再以酒蜜浸一宿,慢火炙干,入诸品。沉香三两、甲香一两、生结香四两、龙麝各半两。别器研。

右为细末,生蜜和匀,贮瓷器,地窨一月,旋丸爇之。

宫中香

檀香一十二两、细到,水一升、白蜜半斤,同煮五十七沸,挖出,焙干。零陵香三两、藿香三两、甘松三两、茅香三两、生结香四两、甲香三两、法制。黄熟香五两、炼蜜一两半,浸一宿,焙干用。龙麝各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匀,瓷器封,窨二十日,旋丸爇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

沉香一两、剉细,如炷大。苏合香。以不津瓷器盛。

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又方

沉香一两、到如炷。鹅梨十枚。切研取汁。

右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

又方

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

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

又方

沉香四两、檀香一两、苍龙脑半两、麝香一两、马牙硝一钱。研。

右细剉,不用罗,炼蜜拌和,烧之。

宣和御制香

沉香七钱、到如麻豆。檀香三钱、到如麻豆,炒黄色。金颜香二钱、另研。背阴草、不近土者,如无用浮萍。朱砂二钱半、飞细。龙脑一钱,麝香、别研。丁香各半钱,甲香一钱。制过。

右用皂儿白水浸软,以定碗一只慢火熬,令极软,和香得所。次入金颜、脑、麝,研匀,用香蜡脱印,以朱砂为衣,置于不见风日处窨干,烧如常法。

御炉香

沉香二两、细到,以绢袋盛之,悬于铫中,勿着底,蜜水一碗,慢火煮一日,水尽再添。檀香一两、细片,以腊茶清浸一日,稍焙干,令无檀气。甲香一两、法制。生梅花龙脑二钱、别研。马牙硝、麝香。别研。

右捣罗,取细末,以苏合油拌和匀,瓷合封,窨一月许,旋入脑、麝,作饼爇之。

李次公香

栈香不拘多少、到如米粒。龙脑各少许。

右用酒蜜同和,入瓷瓶蜜封,重汤煮一日,窨半月可烧。

赵清献公香

白檀香四两、研剉。乳香缠末半两、研细。玄参六两。温汤洗净,慢火煮软,薄切作片,焙干。

右碾取细末,以熟蜜拌匀,入新瓷罐内封,窨十日,爇如常法。

苏州王氏帏中香

檀香一两、直到如米豆,不可斜到,以腊清浸令没,过二日取出,窨干,慢火炒紫色。沉香二钱、直到。乳香一分、别研。龙脑、别研。麝香各一字。别研,清茶化开。

右为末,净蜜六两同浸檀茶清,更入水半盏,熬百沸,复秤如蜜数度,候冷,入麸炭末三两,与脑、麝和匀,贮瓷器封,窨如常法,旋丸爇之。

唐化度寺衙香

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二两、沉香一两半、甲香一两、煮制。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别研。

右细剉捣末,马尾罗过,炼蜜搜和之。

开元帏中衙香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二两、麝香八钱、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少许。

右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大豆,爇之。

后蜀孟主衙香

沉香三两、栈香一两、檀香一两、乳香一两、甲香一两、法制。龙脑半钱、别研,香成旋入。麝香一钱。别研,香成旋入。

右除龙、麝外,用秆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作饼爇之。

雍文彻郎中衙香

沉香、檀香、栈香、甲香、黄熟香各一两,龙、麝各半两。

右捣罗为末,炼和匀,入瓷器内密封,埋地中一月方可爇。

苏内翰贫衙香

白檀香四两、研作薄片,以蜜拌之,净器内炒,如干,旋入蜜,不住手搅,以黑褐色止,勿令焦。乳香五粒、生绢裹之,用好酒一盏同煮,候酒干至五七分,取出。麝香一字、玄参一钱。

右先将檀香杵粗末,次将麝香细研,入檀香,又入麸炭细末一两,借色与玄乳同研,合和令匀,炼蜜作剂,入瓷器罐蜜封,埋地一月。

钱塘僧日休衙香

紫檀四两、沈水香一两、滴乳香一两、麝香一钱。

右捣罗细末,炼蜜拌入和匀,圆如豆大,入瓷器,久窨可爇。

金粟衙香

梅蜡香一两、檀香一两、腊茶清煮五七沸,二香同取末。黄丹一两、乳香三钱、片脑一钱、麝香一字、杉木炭二两半、为末,秤。净蜜二斤半。

右将蜜于净器内蜜封,重汤煮,滴入水中成珠方可用。与香末拌匀,入臼杵千余作剂,窨一月分爇。

衙香

沉香半两、白檀香半两、乳香半两、青桂香半两、降真香半两、甲香半两、龙脑半两、麝香半两。另研。

右捣罗细末,炼蜜拌匀,次入龙脑、麝香,搜和得所,如常爇之。

衙香

黄熟香、沉香、栈香各五两,檀香、藿香、零陵香、甘松、丁皮、甲香制,各三两。丁香一两半、乳香半两、硝石三分、龙脑三分、麝香一两。

右除硝石、龙脑、乳、麝同研细外,将诸香捣罗为散,先量用苏合油,并炼过好蜜二斤和匀,贮瓷器,埋地中一月所,爇之。

衙香

檀香五两,沉香、结香、藿香、零陵香、茅香、烧灰存性。甘松各四两,丁香皮、甲香二钱、脑麝。各三分。

右细研,炼蜜和匀,烧如常法。

衙香

生结香、栈香、零陵香、甘松各三两,藿香、丁香皮各一两,甲香二两、麝香一钱。

右粗末,炼蜜放冷,和匀,依常法窨过,爇之。

衙香

檀香、玄参各三两,甘松二两,乳香半两,别研。龙、麝各半两。

右先将檀、参剉细,盛银器内,水浸,慢火煮,水尽取出,焙干。与甘松同捣罗为末,次入乳香末等,一处用生蜜和匀,久窨,然后爇之。

衙香

茅香二两、去杂草尘土。玄参一两、薤根大者。黄丹十两、细研。以上三味和捣罗炼过炭末二斤,令用油纸包裹三宿。夹沉栈香四两、上等好者。紫檀四两、丁香五分、好者去梗。已上捣末。滴乳香一钱半、细研。真麝香一钱半。细研。

右用蜜四斤,春夏煮十五沸,秋冬煮十沸,取出候冷,方入栈香等五味搅和,次以荫炭末二斤拌入臼杵匀,久窨分爇。

衙香

檀香一十三两、剉,腊茶清炒。沉香六两、栈香六两、马牙硝六两、龙脑三钱、麝香一钱、甲香一钱。用炭大煮二日,净洗,以蜜汤煮干。

右为末,研入龙、麝,蜜搜和令匀,爇之。

衙香

紫檀四两,酒浸一昼夜,焙干。川大黄一两,切片,以甘松酒煮,焙。玄参半两,以甘松同酒浸一宿,焙干。零陵香、甘草各半两,白檀、栈香各二钱半,酸枣仁五枚。

右为细末,白蜜十两微炼和匀,入不津瓷盒内封,窨半月取出,旋丸爇之。

延安郡公蕊香

玄参半斤、净洗,去尘土,于银器中以水煮,令熟。挖出,干切,入铫中慢火炒,令微烟出。甘松四两、细到,拣去杂草尘土。白檀香二钱、剉。麝香二钱、颗者,俟别药成末,方入研。的乳香二钱。细研,同麝香入。

右并用新好者,杵罗为末,炼蜜和匀,丸如鸡豆大。每药末一两,入熟蜜一两,末丸前再入臼杵百余下,油纸密封,贮瓷器,施取烧之,作花气。

婴香

沉水香三两、丁香四钱、治甲香一钱、各末之。龙脑七钱、研。麝香三钱、去皮毛,研。梅檀香半两。一方无。

右五物相和令匀,入炼白蜜六两,去沫。入马牙硝半两,绵滤过,极冷,乃和诸香。令稍硬,丸如梧子大,置之瓷盒密封,窨半月后用。

《香谱拾遗》云:“昔沈桂官者,自岭南押香药纲,覆舟于江上,坏宫香之半。因括治脱落之余,合为此香,而鬻于京师,豪家贵族争市之。”

金粟衙香

香附子四两、藿香一两。

右二味须酒一升同煮,候干至一半为度,取出阴干。为细末,以查子绞汁,和令匀,调作膏子,或捻薄饼烧之。

韵香

沉香末一两、麝香末一两。

稀糊脱成饼子,阴干烧之。

不下阁新香

栈香一两一钱、丁香一分、檀香一分、降真香一分、甲香一字、零陵香一字、苏合油半字。

右为细末,白芨末四钱,加减水和作饼。

此香大作一炷。

宣和贵妃黄氏金香

占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半两、甲香半两、制过。金颜香半两、丁香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右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爇如常法。

压香

沉香二钱半、龙脑二钱、与沉末同研。麝香一钱。别研。

右细末,皂儿煎汤和剂,捻饼如常法,银衬烧。

古香

柏子仁二两、每个分作四片,去仁,胯茶二钱,沸汤盏浸一宿,重汤煮,窨令干用。甘松蘂一两、檀香半两、金颜香二两、龙脑二钱。

右为末,入枫香脂少许,蜜和如常法,阴干烧之。

神合香

玄参一十两、甘松一十两,白蜜加减用。

右为细末,白蜜渍令匀,入瓷罐内蜜封,重汤煮一宿,取出放冷。杵数百如干,加蜜和匀,窨地中,旋取,入麝少许,爇之。

僧惠深温香

地榆一斤、玄参一斤、米泔浸二宿。甘松半斤、白茅香一两、白芷一两。蜜四两、河水一碗同煎,水尽为度,切片,焙干。

右细末,入麝香一分,炼蜜和剂,地窨一月,旋丸爇之。

供佛温香

檀香、栈香、藿香、白芷、丁香皮、甜参、零陵香各一两,甘松、乳香各半两,硝石一分。

右件依常法治,碎剉,焙干,捣为细末。别用白茅香八两,碎劈,去泥,焙干。火烧之,焰将绝,急以盆盖、手巾围盆口,勿令泄气,放冷。取茅香灰,捣末,与诸香一处逐旋入,经炼好蜜相和,重入臼捣软得所,贮不津器中,旋取烧之。

久窨湿香

栈香四斤、生。乳香七斤、甘松二斤半、茅香六斤、剉。香附子一斤、檀香十两、丁香皮十两、黄熟香十两。剉。

右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搥碎,水一盏煎汁。浮萍草一掬,拣洗净,去须,研细。滤汁同丁香汁和匀,搜拌诸香。候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小饼子,阴干,如常法烧之。

清神香

玄参一个、腊茶四胯。

右为末,以冰糖搜之,地下久窨,可爇。

清远香局方

甘松十两、零陵香六两、茅香七两、局方六两。麝香末半斤、玄参五两、拣净。丁香皮五两、降真香五两、系紫藤香。以上味局方六两。藿香三两、香附子三两、拣净。局方十两。白芷三两。

右为细末,炼蜜搜和令匀,捻饼或末爇。

清远香

零陵香、藿香、甘松、茴香、沉香、檀香、丁香。各等分,为末。

右炼蜜圆如龙眼核大,入龙脑、麝香各少许尤妙,爇如前法。

清远香

甘松一两、丁香半两、玄参半两、番降真半两、麝香末半钱、茅香七钱、零陵香六钱、香附子三钱、藿香三钱、白芷三钱。

右为末,炼蜜和作饼,烧窨如常法。

清远香

甘松四两、玄参二两。

右为细末,入麝香一钱,炼蜜和匀,如常爇之。

汴梁太乙宫清远香

柏铃一斤、茅香四两、甘松半斤、沥青二两。

右为细末,以肥枣半斤蒸熟,研细如泥,拌和令匀,如黄豆大,爇之,或炼蜜和剂亦可。

清远膏子香

甘松一两、去土。茅香一两、去土,蜜水炒黄。藿香半两、香附子半两、零陵香半两、玄参半两、麝香半两、别研。白芷七钱半、丁皮三钱、麝檀香四两、即红兜娄。大黄二钱、乳香二钱、另研。栈香三钱、米脑二分。另研。

右为细末,炼蜜和匀,散烧或捻小饼子亦可。

邢大尉韵胜清远香

沉香半两、檀香二钱、麝香五钱、脑子三字。

右先将沉、檀为细末,次入脑、麝,钵内研极细。别研入金颜香一钱,次加苏合油少许,仍以皂儿仁三十个、水二盏熬皂儿水。候黏,入白芨末一钱,同上件香料和成剂,再入茶清,研其剂,和熟随意。脱造花子,先用苏合油或面油刷过,花脱,然后印剂,则易出。

内府龙涎香

沉香、檀香、乳香、丁香、甘松、零陵香、丁皮香、白芷、各等分。藿香二斤、玄参二斤。拣净。

共为粗末,炼蜜和匀,爇如常法。

湿香

檀香一两一钱、乳香一两一钱、沉香半两、龙脑一钱、麝香一钱、桑炭灰一斤。

右为末,为竹筒盛蜜于锅中,煮至赤色,与香末和匀。石板上槌三五十下,以热麻油少许作丸或饼,爇之。

清神湿香

苔芎须半两,藁本、羌活、独活、甘菊各半两,麝香少许。

右同为末,炼蜜和丸或作饼。爇之,可愈头痛。

清远湿香

甘松、去枝。茅香枣肉研膏,浸焙。各二两,玄参、黑细者炒。降真香、三柰子、香附子去须,微炒。各半两,韶脑半两,丁香一两,麝香三百文。

右细末,炼蜜和匀,瓷封,窨一月取出,捻饼子爇之。

日用供神湿香

乳香一两、研。蜜一斤、炼。干杉木烧麸炭。细筛。

右同和,窨半月许取出,切作小块子,日用无大费,而清芬胜市货者。

丁晋公清真香

歌曰:“四两玄参二两松,麝香半两蜜和同。丸如茨子金炉爇,还似千花喷晓风。”

清真香

麝香檀一两、乳香一两、干竹炭一十二两。烧带性。

右为细末,炼蜜,搜成厚片,切作小块子,瓷盒封,贮土中,窨十日,慢火爇之。

清真香

沉香二两,栈香、零陵香各三两,藿香、玄参、甘草各一两,黄熟香四两,甘松一两半,脑、麝各一钱,甲香一两半。泔浸二宿,同煮,泔尽,以清为度。复以滴泼地上,置盖一宿。

右为末,入脑、麝拌匀,白蜜六两炼,去沫。入焰硝少许,搅和诸香,丸如鸡头实大。烧如常法,久窨更佳。

黄太史清真香

柏子仁二两、甘松蕊一两、白檀香半两、桑柴麸炭末三两。

右细末,炼蜜和匀,瓷器窨一月,烧如常法。

清妙香

沉香二两、剉。檀香二两、到。龙脑一分、麝香一分。另研。

右细末,次入脑、麝拌匀,白蜜五两,重汤煮熟,放温。更入焰硝半两同和,瓷器窨一月,取出爇之。

清神香

青木香半两、生切,蜜浸。降真香一两、白檀香一两、香白芷一两、龙麝各少许。

右为细末,热汤化雪糕,和作小饼,晚风烧如常法。

王将明太宰龙涎香

金颜香一两,乳细如面。石纸一两,为末,须西出者,食之口涩生津者是。沉、檀各一半,为末,用水磨细,令干。龙脑半钱、生。麝香半钱。绝好者。

右用皂子膏和,入模子脱花样,阴干爇之。

杨古老龙涎香

沉香一两、紫檀半两、甘松一两、净拣,去土。脑麝少许。

右先以沉、檀为细末,甘松别研。罗候,研脑香极细,入甘松内三味,再同研。分作三分,将一分半入沉香末中,和令匀,入瓷瓶蜜封,窨一月宿。又以一分用白蜜一两半重汤煮,干至一半,放冷入药,亦窨一宿。留半分,至调时掺入搜匀,更用苏合油、蔷薇水、龙涎别研,再搜为饼子,或搜匀,入瓷盒内,掘地坑深三尺余,窨一月取出,方作饼子。若更少入制甲香,尤清绝。

亚里木吃兰脾龙涎香

蜡沉二两、蔷薇水浸一宿,研如泥。龙脑二钱、别研。龙涎香半钱。

共为末,入沉香泥,捻饼子,窨干,爇。

龙涎香

沉香十两,檀香三两,金颜香、龙脑各二两,麝香一两。

右为细末,皂子脱作饼子,尤宜作带香。

龙涎香

紫檀一两半、建茶浸三日,银器中炒,令紫色,碎者旋取之。栈香三钱、到细,入蜜一盏、酒半盏,以沙盒盛蒸,取出焙干。甲香半两、浆水泥一块同浸三日,取出,再以浆水一碗煮干,银器内炒黄。龙脑二钱、别研。玄参半两、切片,入焰硝一分,蜜、酒各一盏,煮干。更以酒一碗,煮干为度,炒令脆,不得犯铁器。麝香二字。当门子,别器研。

右细末,先以甘草半两搥碎,沸汤一升浸,候冷取出,甘草不用。白蜜半斤煎,拨去浮蜡,与甘草汤同熬,放冷。入香末,次入脑、麝及杉树油,节炭一两和匀,捻作饼子,贮瓷器内,窨一月。

龙涎香

檀香二两、紫色,好者剉碎,用梨汁并好酒半盏同浸三日,取出焙干。甲香八十粒、用黄泥煮二三十沸,洗净,干油煎,为末。沉香半两、到。丁香八十粒、生梅花脑子一钱、麝香一钱。各别器研。

右细末,以浸沉梨汁,入好蜜少许,拌和得所,用瓶盛,窨数日,于密室无风处厚灰盖火一炷。

龙涎香

沉香一两、金颜香一两、笃耨皮一钱、脑一钱、麝半钱。

右为细末,白芨末糊和剂,同模范脱,或花阴干,以齿刷子去不平处,爇之。

龙涎香

沉香一斤、麝香五钱、龙脑二钱。

右以沉香为末,用水碾成膏。麝用汤研化,细汁入膏内,次入龙脑,研匀,捻作饼子,爇之。

南蕃龙涎香又名胜芬积。

木香、怀干。丁香各半两,藿香、晒干。零陵香各七钱半,槟榔、香附子、咸水浸一宿,焙。白芷、官桂怀干。各二钱半,肉荳蔻两个,麝香三钱。别本有甘松七钱。

右为末,以蜜或皂子水和剂,丸如鸡头实大,爇之。

又方与前小有异同,今两存之。

木香、丁香各二钱半,藿香、零陵香各半两,槟榔、香附子、白芷各一钱半,官桂、麝香、沉香、当归各一钱,甘松半两,肉豆蔻一个。

右为末,炼蜜和匀,用模子脱花,或捻饼子,慢火焙,稍干带润,入瓷盒,久窨,绝妙。兼可服三两饼,茶酒任下,大治心腹痛,理气宽中。

龙涎香

沉香一两,檀香半两,腊茶煮。金颜香、半钱。笃耨香、半钱。白芨末三钱,脑、麝各一字。

右细末,拌匀,皂儿胶捣和,脱花,爇之。

龙涎香

丁香、木香各半两,官桂、白芷、香附子、咸浸一宿,焙。槟榔、当归各二钱半,甘松、藿香、零陵香各七钱。

右加肉豆蔻一枚,同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兼可服。

龙涎香

丁香、木香、肉豆蔻各半两,官桂、甘松、当归各七钱,藿香、零陵香各三钱,麝香一钱,龙脑少许。

右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瓷器收贮,捻匾亦可。

智月龙涎香

沉香一两,麝香、苏合油各一钱,米脑、白芨各一钱半,丁香、木香各半钱。

右为细末,皂儿胶捣和,入臼杵千下,花印脱之,窨干,刷出光,慢火云母衬烧。

龙涎香

速香、沉香、注漏子香各十两,脑、麝各五钱,蔷薇香不拘多少。阴干。

右为细末,以白芨琼巵煎汤,煮糊为丸,如常法烧。

龙涎香

沉香六钱,白檀、金颜香、苏合油各二钱,麝香半钱,另研。龙脑三字,浮萍半字,阴干。青苔半字。阴干,去土。

右为细末,拌匀,入苏合油,仍以白芨末二钱、冷水调如稠粥,重汤煮成糊,放温,和香,入臼杵千下,模范脱花,用刷子出光,如常法焚之。供神佛去麝香。

古龙涎香

好沉香一两、丁香一两、甘松二两、麝香一钱、甲香一钱。制过。

右为细末,炼蜜和剂,作脱花样,窨一月或百日。

古龙涎香

沉香半两,檀香、丁香、金颜香、素馨花各半两,广南有,最清奇。木香、黑笃实、麝香各一分,颜脑二钱,苏合油一字许。

右各为细末,以皂子白浓煎成膏,和匀,任意造作花子佩香及香环之类。如要黑者,入杉木烰炭少许,拌沉、檀同研,却以白芨极细作末,少许热汤调得所,将笃耨、苏合油同研。香如要作软者,只以败蜡同白胶香少许熬,放冷,以手搓成铤。煮酒蜡尤妙。

古龙涎香

占蜡沉十两、拂手香三两、金颜香三两、蕃栀子二两、梅花脑一两半、另研。龙涎香二两、

右为细末,入麝香二两,炼蜜和匀,捻饼子爇之。

白龙涎香

檀香一两、乳香五钱。

右以寒水石四两煅过,同为细末,梨汁和为饼子,焚爇。

小龙涎香

沉香、栈香、檀香各半两,白芨、白敛各二钱半,龙脑二钱,丁香一钱。

右为细末,以皂儿胶水和作饼子,阴干,刷光,窨土中十日,以锡盒贮之。

小龙涎香

锦纹大黄一两,檀香、乳香、丁香、玄参、甘松各五钱。

右以寒水石二钱,同为细末,梨汁和作饼子,爇之。

小龙涎香

沉香一两、龙脑半钱。

右为细末,以鹅梨汁作饼子,爇之。

小龙涎香

沉香一两、乳香一分、龙脑半钱、麝香半钱。胯茶清研。

右同为细末,以生麦、门冬去心、研泥,和丸如桐子大。入冷石模中脱花,候干,瓷盒收贮,如常法然。

吴侍郎龙津香

白檀五两、细到,以腊茶清浸半月后,蜜炙。沉香四两、玄参半两、甘松一两、洗净。丁香二两、木麝二两、甘草半两、炙。甲香半两、制,先以黄泥水煮,次以蜜水煮,复以酒煮,各一伏时,更以蜜少许炒焙。焰硝三钱、龙脑一两、樟脑一两、麝香一两。四味各别器研。

右为细末,拌和匀,炼蜜作剂,掘地窨一月,取烧。

龙泉香

甘松四两、玄参二两、大黄一两半、麝香半钱、龙脑二钱。

右捣罗细末,炼蜜为饼子,如常法爇之。

清心降真香

紫润降真香四十两、到,研。栈香三十两、黄熟香三十两、丁香皮十两、紫檀三十两、剉碎,以建茶细末一两汤调,以两碗拌香,令湿,炒三时辰,勿令黑。藿香十两、麝香木十五两、拣甘草五两、焰硝半斤、汤化开,淘去滓,熬成霜,秤。甘松十两、白茅香三十两、细剉,以青州枣三十个、新水三升同煮过,复炒,令色变,去枣及黑者,止用十五两。龙脑一两。香成,旋入。

右为细末,炼蜜搜和令匀,作饼爇之。

宣和内府降真香

蕃降真香三十两。

右判作小片子,以腊茶半两末之,沸汤同浸一日,汤高香一指为约,来朝取出风干。更以好酒半碗、蜜四两、青州枣五十个,于瓷器内与香同煮,至干为度。取出,于不津瓷盒内收贮,密封,徐徐取烧,其香最清也。

降真香

蕃降真香切作片子,以冬青树子单布内绞汁浸香,蒸过,窨半月,烧。

假降真香

蕃降真香一两、劈作小片。藁本一两。水二碗,银石器内与香同煎。

右二味同煮干,去藁本,不用慢火,衬筠州枫香烧。

胜笃耨香

栈香半两、黄连香三钱、檀香三分、降真香三分、龙脑一字、麝香一钱。

右以蜜和粗末,爇之。

假笃耨香

老柏根七钱、黄连七钱、别器研置。丁香半两、降真香、腊茶煮半日。紫檀香一两、栈香一两。

右为细末,入米脑少许,炼蜜和匀,窨,爇之。

假笃耨香

檀香一两、黄连香三两。

右为末,拌匀,橄榄汁和湿,入瓷器收,旋取爇之。

假笃耨香

黄连香或白胶香以极高煮酒,与香同煮,至干为度,收之,可烧。

冯仲柔假笃耨香

通明枫香三两、火上镕开。桂末一两、入香内搅匀。白蜜三两匙。入香内。

右以蜜入香,搅和令匀,泻于水中,冷便可烧。或欲作饼子,乘热捻成,置水中。

假笃耨香

枫香乳、栈香、檀香、生香各一两,官桂、丁香。随意入。

右为粗末,蜜和冷湿,瓷盒封,窨月余,可烧。

江南李王煎沉

沉香、㕮咀。苏合油。不拘多少。

右每以沉香一两,用鹅梨十枚,细研取汁,银石器入甑蒸数次,以稀为度。或削沉香作屑,长半寸许,锐其一端,丛刺梨中炊一饮时,梨熟乃出。

李王花浸沉

沉香不拘多少,剉碎,取有香花蒸,荼蘼、木犀、橘花或橘叶亦可。福建末利花之类,带露水摘花一碗,以瓷盒盛之,纸盖,入甑蒸,食顷取出。去花,留汗汁浸沉香,日中暴干。如是者三,以沉香透润为度。或云皆不若蔷薇水浸之最妙。

华盖香

歌曰:“沉檀香附并山麝,艾蒳酸仁分两停。炼蜜拌匀瓷器窨,翠烟如盖可中庭。”

宝球香

艾蒳一两,松上青衣是也。酸枣一升,入水少许,研汁,捣成膏。丁香皮、檀香、茅香、香附子、白芷、栈香各半两,草豆蔻一枚,去皮。梅花龙脑、麝香各少许。

右除脑、麝别器研外,余皆炒过,捣取细末,以酸枣膏更加少许。袅袅直上如线,结为球状,经时不散。

香球

石芝、艾蒳各一两,酸枣肉半两,沉香一分,甲香半钱,制。梅花龙脑半钱,另研。麝香少许。另研。

右除脑、麝同捣细末,研枣肉为膏,入熟蜜少许和匀,捻作饼子,烧如常法。

芬积香

丁香皮、硬木炭各二两,为末。韶脑半两,另研。檀香一分,末。麝香一钱。另研。

右拌匀,炼蜜和剂,实在罐器中,如常法烧。

芬积香

沉香、栈香、藿香、零陵香各一两,丁香一分,木香四分半,甲香一分。制。捣。

右为细末,重汤煮蜜,放温。入香末及龙脑、麝香各二钱,拌和令匀,瓷盒密封,地坑窨一月,爇之。

小芬积香

栈香一两,檀香、樟脑各五钱,飞过。降真香一分,麸炭三两。

右以生蜜或熟蜜和匀,瓷盒盛,埋地一月,取烧。

芬积香

沉香二两,紫檀、丁香各一两,甘松三钱,零陵香三钱,制甲香一分,脑、麝各一钱。

右为末,拌匀,生蜜和作剂饼,瓷器窨干,爇之。

藏春香

沉香、檀香、酒浸一宿。乳香、丁香、真腊香、占城香各二两,脑、麝各一分。

右为细末,将蜜入甘黄菊一两四钱、玄参三分,剉,同入饼内,重汤煮半日,滤去菊与参不用。以白梅二十个水煮,令冷浮,去核取肉,研入,熟蜜拌匀众香,于瓶内久窨,可爇。

藏春香

降真香四两,腊茶清浸三日,次以汤浸,煮十余沸,取出,为末。丁香十余粒,脑、麝各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匀,烧如常法。

出尘香

沉香四两、金颜香四钱、檀香三钱、龙涎二钱、龙脑一钱、麝香五分。

右先以白芨煎水,捣沉香万杵,别研余品,同拌令匀,入煎成皂子胶水。再捣万杵,入石模脱作古龙涎花子。

出尘香

沉香一两、栈香半两、酒煮。麝香一钱。

共为末,蜜拌,焚之。

四和香

沉、檀各一两,脑、麝各一钱。如法烧。香橙皮、荔枝壳、樱桃核、梨滓、甘蔗滓等分为末,名小四和。

四和香

檀香二两、到碎,蜜炒褐黄色,勿令焦。滴乳香一两、绢袋盛,酒煮,取出,研。麝香一钱、胯茶一两、与麝同研。松木麸炭末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匀,磁盒收盛,地窨半月,取出爇之。

冯仲柔四和香

锦文大黄、玄参、藿香叶、蜜各一两。

右用水和,慢火煮数时辰许,剉为粗末。入檀香三钱、麝香一钱,更以蜜两匙拌匀,窨过,爇之。

加减四和香

沉香一分、丁香皮一分、檀香半分、各别为末。龙脑半分、另研。麝香半分、木香不拘多少。杵末,沸汤浸水。

右以余香别为细末,木香水和,捻作饼子,如常爇之。

夹栈香

夹栈香、甘松、甘草、沉香各半两,白茅香二两,檀香二两,藿香一分,甲香二钱,制。梅花龙脑二钱,别研。麝香四钱。

右为细末,炼蜜拌和令匀,贮瓷器蜜封,地窨一月,旋取出,捻饼子,爇如常法。

闻思香

玄参、荔枝、松子仁、檀香、香附子各二钱,甘草、丁香各一钱。

同为末,查子汁和剂,窨、爇如常法。

闻思香

紫檀半两、蜜水浸三日,慢火焙。甘松半两、酒浸一日,火焙。橙皮一两、日干。苦楝花一两、榠查核一两、紫荔枝一两、龙脑少许。

右为末,炼蜜和剂,窨月余,爇之。别一方无紫檀、甘松,用香附子半两、零陵香一两,余皆同。

寿阳公主梅花香

甘松半两、白芷半两、牡丹皮半两、藁本半两、茴香一两、丁皮一两、不见火。檀香一两、降真香一两、白梅一百枚。

右除丁皮,余皆焙干,为粗末,瓷器窨半月,爇如常法。

李王帐中梅花香

丁香一两一分、新好者。沉香一两、紫檀半两、甘松半两、龙脑四钱、零陵香半两、麝香四钱、制甲香三分、杉松麸炭四两。

右细末,炼蜜和匀,丸,窨半月,取出爇之。

梅花香

苦参四两、甘松四钱、甲香三分、制之用。麝香少许。

右细末,炼蜜为丸,如常法爇之。

梅花香

丁香一两、藿香一两、甘松一两、檀香一两、丁皮半两、牡丹皮半两、零陵香二两、辛夷一分、龙脑一钱。

右为末,用如常法,尤宜佩带。

梅花香

甘松一两、零陵香一两、檀香半两、茴香半两、丁香一百枚、龙脑少许。别研。

右为细末,炼蜜合和,干湿皆可,爇之。

梅花香

沉香、檀香、丁香各一分,丁香皮三分,樟脑三分,麝香少许。

右除脑、麝二味乳钵细研,入杉木炭煤四两,共香和匀,炼白蜜拌匀,捻饼,入无渗瓷器窨久,以银叶或云母衬烧之。

梅花香

丁香枝杖一两、零陵香一两、白茅香一两、甘松一两、白檀香一两、白梅末二钱、杏仁十五个、丁香三钱、白蜜半斤。

右为细末,炼蜜作剂,窨七日,烧之。

梅英香

拣丁香三钱、白梅末三钱、零陵香叶二钱、木香一钱、甘松半钱。

梅英香

沉香三两、剉末。丁香四两、龙脑七钱、另研。苏合香二钱、甲香二两、制。硝石末一钱。

右细末,入乌香末一钱,炼蜜和匀,丸如芡实,爇之。

梅蘂香又名一枝香。

歌曰:“沉檀一分丁香半,烰炭筛罗五两灰。炼蜜丸烧加脑麝,东风吹绽十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