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戏脸谱
2025年09月10日
孟戏脸谱
孟戏,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的传统地方戏剧,因专演孟姜女故事而得名。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末,在广昌原有三路,现存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舍溪孟戏已在20世纪60年代自然湮灭。赤溪曾家孟戏被认为是元本,属两夜连台本,全剧共64场,需9个小时演完,一个晚上演一本。大路背刘家孟戏是明传奇本,始演于明万历年间,是3夜连台本,全剧共69场,需11个小时演完,分三个晚上演出。广昌孟戏为高腔,剧本上标出的曲牌有一百四十余支,一唱众和,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曾家孟戏所唱南曲比弋阳腔更古老,并吸收了海盐腔的成分,字多腔少,以广昌官话演唱,以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较快,显现出简单、原始的古曲特征。刘家孟戏主要以海盐腔演唱,同时参以弋阳腔、青阳腔和徽州腔。孟戏演出形式颇为奇特,作为集宗族祭祀和戏剧祭祀为一体的盛大典礼,每年只在本村演出一次,其中大路背刘家孟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演出。演出习俗主要是“出帅”和“请神”。“出帅”指在正月的特定时间,用轿椅抬着清源祖师的木雕像和“三元将军”(蒙恬、王翦、白起)的面具游村或游街,敲锣打鼓,吹吹打打,族中男丁全部参加,队伍经过全村(街)每户人家,每户大门口都要摆放香案、燃放鞭炮迎送。“请神”指主事人手捧神本,逐一唱出全国名山大刹(刘家孟戏唱广昌县境内庵庙)的神名和已故艺人师傅姓名,请他们回来看戏。随着时代发展,广昌孟戏也逐渐吸收其他声腔,不再单一演出孟姜女故事,而吸收其他剧目,名称也由孟戏演变成旴河戏。
孟戏的化妆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但脸谱一直没有改变过,谱式变化也不多,色彩主要为黑白红灰黄为主,不少脸谱只要配上不同髯口、不同服装,就可以代表不同人物。本部分所收脸谱为大路背刘家孟戏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