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装饰装修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是指以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的过程。包括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饰面板(砖)工程、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以及细部工程等。
按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常见的墙体饰面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饰面装修一般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基层即支托饰面层的结构件或骨架,其表面应平整,并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饰面层附着于基层表面,起美观和保护作用,它应与基层牢固结合,且表面须平整均匀。
(一)一般抹灰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浇水湿润→吊垂直、套方、找规程→抹灰饼→护角→墙面充筋→抹底灰→修补预留孔洞→抹罩面灰。
2.主要工序要点
(1)抹灰类墙面是指用石灰砂浆、水泥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膨胀珍珠岩水泥砂浆,以及麻刀灰、纸筋灰、石膏灰等作为饰面层的装修做法。它主要的优点在于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操作简便和造价低廉。但也存在着耐久性差、易开裂、湿作业量大、劳动强度高、工效低等缺点。
(2)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以保证抹灰层与基层连接牢固,表面平整均匀,避免裂缝和脱落。
(3)根据基层表面平整情况,吊垂直、找规矩,确定抹灰层厚度,弹出基准线。房间较小时,可以一面墙做基准;房间面积较大时,先在地上弹出中心线,按基层面平整度弹出墙角线,然后在距墙阴角100mm处吊垂线并弹出铅垂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作抹灰基准线。
(4)根据弹出的基准线和抹灰分层厚度抹灰饼。室内墙面、柱面的阳角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在抹灰前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小于2m。
(5)当灰饼砂浆达到七八成干时,即可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充筋。一般充筋2h左右可开始抹底灰。若基层为混凝土时,抹灰前刷素水泥浆一道。
(6)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7~9mm,上层抹灰应待底层抹灰达到一定强度并吸水均匀后进行。
(7)抹砂浆面层时,厚度一般为5~8mm,施工时,先将底子灰表面扫毛或画出纹道,并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中层砂浆黏结,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面层应注意接槎平整,表面压光不得少于2次。
(二)门窗安装
门窗安装工程是指木门窗安装、金属门窗安装、塑料门窗安装、特种门窗安装和门窗玻璃安装工程。
1.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安装门、窗框→安装门、窗扇→安装门、窗玻璃→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嵌→清理→保护成品。
2.主要工序要点
(1)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标高,依据门窗中线向两边量出六窗边线,若为多层时,以顶层门窗边线为准,用线坠或经纬仪将门窗连线下引,并在各层六窗处画线标记。
(2)门窗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室内+50cm的水平线为准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一层必须保持窗下皮标高一致。
(3)根据画好的门窗定位线,安装窗框,并及时调整好门窗框的水平、垂直及对角线长度等以符合质量要求,然后临时固定。
(4)铝合金门窗固定:当墙体上有预埋铁件时,可直接把门窗的铁脚与墙体上的预埋铁件焊牢;当墙体上没有预埋铁件时,可用膨胀螺栓将铝合金门窗的铁脚固定至墙体上。
(5)门窗框安装后,要及时处理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铝合金门窗可用矿棉条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缝油膏或密封胶。
(6)门窗扇和门窗玻璃应在洞口墙体表面装饰完工后安装。推拉门窗在门窗框安装固定后整体安入框内滑槽,调整好与扇的缝隙即可;平开窗安装时,先把合页按要求位置固定在门、窗框上,然后将门、窗扇固定在合页上,再将玻璃安入扇中并调整好位置,最后填嵌门扇玻璃的密封条及密封胶。
(7)门窗扇安装完成后,安装锁、拉手等附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正确、牢固,使用灵活。
(三)吊顶安装
1.工艺流程
顶棚标高弹水平线→画龙骨分档线→固定吊挂杆件→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罩面板→安装压条。
2.主要工序要点
(1)用水准仪在房间内每个墙(柱)角上抄出水平点(若墙体较长,中间也应适当抄几个点),弹出水准线(水准线距地面一般为500mm),从水准线量至吊顶设计高度加上12mm(一层石膏板的厚度),用粉线沿墙(柱)弹出水准线,即为吊顶次龙骨的下皮线。同时,按吊顶平面图,在混凝土顶板弹出主龙骨的位置。主龙骨应从吊顶中心向两边分,最大间距为1000mm,并标出吊杆的固定点,吊杆的固定点间距900~1000mm,如遇到梁和管道固定点大于设计和规程要求,应增加吊杆的固定点。
(2)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吊挂杆件。不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仰的吊杆,如果大于1000mm,应采用φ8的吊杆,还应设置反向支撑。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等于1000mm,可以采用8的吊杆,如果大于1000mm,应采用本10的吊杆,还应设置反向支撑。制作好的吊杆应做防锈处理,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用冲击电钻打孔,孔径应稍大于膨胀螺栓的直径。
(3)在梁上设置吊挂杆件:吊挂杆件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当预埋的杆件需要接长时,必须搭接焊牢,焊缝要均匀饱满。吊杆距主龙骨端部不得超过300mm,否则应增加吊杆。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
(4)安装边龙骨:边龙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弹线,沿墙(柱)上的水平龙骨线把L形镀锌轻钢条用自攻螺丝固定在预埋木砖上,如为混凝土墙(柱)上可用射钉固定,射钉间距应不大于吊顶次龙骨的间距。如罩面板是固定的单铝板或铝塑板可以用密封胶直接收边,也可以加阴角进行修饰。
(5)安装主龙骨:主龙骨应吊挂在吊杆上,主龙骨间距900~1000mm。主龙骨宜平行房间长向安装,同时应起拱,起拱高度为房间跨度的1/300~1/200。主龙骨的悬臂段不应大于300mm,否则应增加吊杆。主龙骨的接长应采取对接,相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相互错开。主龙骨挂好后应基本调平。
跨度大于15m以上的吊顶应在主龙骨上每隔15m加一道大龙骨,并垂直主龙骨焊接牢固。
(6)安装次龙骨:次龙骨分明龙骨和暗龙骨两种。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次龙骨间距300~600mm。用T形镀锌铁片连接件把次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时,次龙骨的两端应搭在L形边龙骨的水平翼缘上,条形扣板有专用的阴角线做边龙骨。
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和补强龙骨。
(7)罩面板安装:吊挂顶棚罩面板常用的板材有纸面石膏板、吸声矿棉板、硅钙板、塑料板、格栅和条形金属扣板等。选用板材时应考虑牢固可靠,装饰效果好,便于施工和维修,也要考虑重量轻、防火、吸声、隔热、保温等要求。
纸面石膏板应在自由状态下固定,防止出现弯棱、凸鼓的现象;还应在棚顶四周封闭的情况下安装固定,防止板面受潮变形。
矿棉装饰吸声板、硅钙板、塑料板安装时,应注意板背面的箭头方向和白线方向一致,以保证花样、图案的整体性;饰面板上的灯具、烟感器、喷淋头、风口箅子等设备的位置应合理、美观,与饰面的交接应吻合严密。
格栅安装规格一般为100mm×100mm;150mm×150mm;200mm×200mm等多种方形格栅,一般用卡具将饰面板板材卡在龙骨上。
饰面板上的灯具、烟感器、喷淋头、风口箅子等设备的位置应合理、美观,与饰面的交接应吻合严密。并做好检修口的预留,使用材料宜与母体相同,安装时应严格控制整体性、刚度和承载力。
(8)通常用高强水泥钉将压条固定在墙(柱)面上,钉间距应不大于吊顶次龙骨的间距,如罩面板是固定的单铝板或铝塑板,可以用密封胶直接收边,条形扣板有专用的阴角形做压条。
(四)饰面砖施工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排砖→浸砖→镶贴面砖→面砖勾缝及擦缝。
2.主要工序要点
(1)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对大钢模施工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清理干净,然后浇水湿润。
(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冲筋:多层建筑物,可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坠绷低碳钢丝吊垂直,然后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横向水平线以楼层为水平基准线交圈控制,竖向垂直线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或墙垛子为基准线控制,应全部是整砖。阳角处要双面排直。每层打底时,应以此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冲筋,使其底层灰做到横平竖直。同时要注意找好突出檐口、腰线、窗台、雨篷等饰面的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槽)。
(3)抹底层砂浆:先刷一道掺水重10%的界面剂胶水泥素浆,打底应分层分遍进行抹底层砂浆,第一遍厚度宜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扫毛,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为8~12mm,随即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洒水养护。
(4)待基层灰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按图纸要求进行分段分格弹线,同时亦可进行面层贴标准点的工作,以控制面层出墙尺寸及垂直、平整。
(5)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向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等。
(6)釉面砖和外墙面砖镶贴前,应挑选颜色、规格一致的砖;浸泡砖时,将面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净后方可使用。
(7)粘贴应自上而下进行。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为自下而上镶贴。从最下一层砖下皮的位置线先稳好靠尺,以此托住第一皮面砖。贴上后用灰铲柄轻轻敲打,使之附线,再用钢片开刀调整竖缝,并用小杠通过标准点调整平面和垂直度。
(8)面砖铺贴拉缝时,用1∶1水泥砂浆勾缝或采用勾缝胶,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好后要求凹进面砖外表面2~3mm。若横竖缝为干挤缝,或缝隙小于3mm者,应用白水泥配颜料进行擦缝处理。面砖缝子勾完后,用布或棉丝蘸稀盐酸擦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