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总结
第十章 总结
一、关于分析框架
笔者希望提供一本能够将各类经济金融和管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有助于指导股权投资从业者或对此感兴趣的人进行实际的分析研究的书。笔者也希望此书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包括创业者有一定的帮助,希望他们能够更加理解资本和投资人,更加理解企业的实质。
当投资人获得一个项目信息的时候,首先要从宏观经济环境着手,整体了解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对各类经济周期中的小周期也要研究。在现有经济周期的表现上,把国家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判断未来整体经济形势和趋势的基础。这些对于经济周期和宏观政策的研究是项目投资分析的基础,必须先行。
在具体项目层面上,笔者建议首先分析项目的流动性如何,也就是投资了这个项目以后如何退出。项目股权未来的潜在买家是谁?潜在购买力有多大?这些都是实现投资收益的必要条件和先行条件。当一个项目连退出途径都没有是很难实现高收益的。
在确定了流动性没有问题之后,才来研究项目的收益问题。项目投资的成本与估值有关,项目投资的收入与持有期间分红和退出价格有关,退出价格与未来分红折现有关,因此,本质上项目收入与项目分红主要相关,项目分红又与企业净利润和现金流有关。所以,研究项目的收益就转变成了研究企业ROE和现金流,企业ROE由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决定。销售净利率与售价和成本有关,因此研究对象转变为对价格、成本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究。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总额有关,销售总额与销售量密切相关,销售量与市场规模、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密切相关。权益乘数与负债有关,不同的负债可能形成优劣不同的权益乘数。关于收益的所有因素分析完成后基本可以模拟和预测出被投资项目未来自身的收益,从而可以间接计算出投资人的投资收益。
在研究完收益之后就要研究风险了。风险的分析逻辑与收益的分析逻辑完全一致,就是对利润和现金流形成的所有过程和因素进行逐个排查。收益分析中所进行的预测是基于最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风险分析则要判断预测偏差的可能性和概率大小,以此判断收益分析所得预测的可靠程度。
至此,本书的所有分析框架就讲解完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的应用领域是一级股权投资市场,而不是二级市场,直接将上述分析框架和理论运用于二级股票市场将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差异,二级市场中股票的流动性好,价格随时波动,当然就存在非理性波动的情况,且往往大部分时间是非理性状态,因此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的价值之间往往存在偏差。使用本书的研究方法对二级市场公司股票做出的肯定结论,并不代表着这个公司的股票就值得买,因为也许很多人都得出这个结论,导致大家都蜂拥抢购这个公司的股票,最后股票的价格就被抬高了。
若想要在二级市场中也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和理论,大家需要与另外一本书《投资最重要的事——顶尖价值投资者的忠告》(霍华德·马克斯著)配套使用,两本书结合起来提供了针对二级市场较全面的逻辑分析体系,相信对想要进入二级市场的朋友也会有所帮助。
二、思维导图
见附图插页。